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中国针织产业的外向型销售有所下降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1-09 09:51:54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收藏

  政策效应

  中国纺织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去年以来所遭遇的行业困境已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杨世滨认为,目前,国家分别从扩大内需、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加各级财政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规模、积极扩大出口、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资金投放、加大技术改造等方面,给出了扶持行业发展的新信号。

  “这对于正处于困难期的广大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同时也将进一步增加行业发展的信心。期待更详细的政策能尽快出台,并开始实施。”

  杨世滨表示,对于针织工业来说,一系列组合政策出台,将推进产业升级的步伐,“主要是通过政策影响全局促进,目的都是为了扶持行业度过难关,创造一个向好因素的外部环境。从这一层面分析,宏观政策的影响大于单个项目实施的意义。”

  “短期之内,宏观政策很难给企业带来明显利好。”马辉认为,政策信号的出现,重在提升了产业及企业发展的信心。“现在,整个集团提倡深入认识困难,了解困难,再克服困难。同时,从内部调整结构入手,进行工艺改造,控制成本。”杨世滨也表示,针织企业必须首先坚定信心,全球纺织工业的基本格局没有变,企业要苦练内功,持续不断地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对考验。

  2008年以来针织行业的主要压力集中在资金问题上。“融资难、资金链紧张、海外坏帐等等,都在这一范畴内。”杨世滨说,针对目前情况,针织企业未来对于资金的需求会表现得更加突出,所以,如何引导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是一个重要问题。他建议尽快建立政府信用担保机制,使政府信用在其中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顺利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

  一系列救市政策出台后,各界观点均认为中小企业将成为新经济受益主体。杨世滨向记者表示,中小企业是针织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确实遭遇了极大的经营困难,每个企业面临的局面也比较多元、复杂。“有的企业没有市场渠道,有的企业缺乏产品开发能力,有的企业没有资金。对于这三类企业,我们都应该给予帮助。当然,也有一批中小企业什么都缺,这类企业除了退出市场没有其他选择。”

  通过这一轮结构调整,针织行业洗牌进程将加速,未来是否有望呈现一种全新的产业格局?“新格局一定会出现。”杨世滨肯定地说:“掌握设计优势和品牌通路的企业会迎来发展机会。因为产业优势并不在制造本身,而是向设计和市场两头延伸。”他还提醒业界注意,在产业资本上有整合能力的企业也将得到快速成长,“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靠金融手段来解决。”

  突围路径

  面临新的经济形势,广大针织企业该如何准确把握机遇、规避风险?不难分析,随着海外市场需求萎缩,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竞争加剧,针织服装企业运营趋势将呈现两大变化,一是外向型企业将部分重心向内销市场转移调整,以自有品牌或代加工来赢得市场与利润,这是一种模式的调整;二是高成本运营使企业需要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塑造来提升在市场中的附加值利润,这将是对企业创新升级的一种考验。

  “我们一直号召企业‘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杨世滨说:“分为两种情况来分析,出口企业要想分散风险,就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有些企业以前外销80%,现在占比要逐步下降,客户比例也要发生变化,不能被主要客户牵着走,而是将风险分摊。内销企业主要依靠品牌通路盈利,由于目前国内商业环境并不完善,所以既要维系原有渠道,也要开拓新渠道,比如以前在二三线城市,现在就可以考虑进驻一线城市,而不是贸然进入国际市场。”

  显然,尽管国家及各地政府都在联手“救市”,但企业要想真正迎来质的飞跃,还得从自身寻求内因。杨世滨以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来说明:江苏AB集团以前做内销,现在则不断开拓外销市场,并在柬埔寨金边设立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将国内原材料出口到柬埔寨生产,再销售至欧美市场;知名内衣品牌安莉芳曾经以外销为主,近十年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占据女性内衣市场龙头地位;爱慕的品牌成长路径则独树一帜,以时尚风格从一线城市起步,注重终端购买力和单店产出,企业业绩近年稳步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内外交困之下,传统产业集群地正在谋变,企业开始寻求“抱团取暖”,或者以产业外移的方式获得新一轮发展。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浙江福甬集团便在河南陕西等中西部腹地寻找企业移迁的机会,并加紧建立内销渠道。2008年6月,由福甬、巨鹰等一批象山针织企业联合投资12亿元的纺织服装城项目在河南开封尉氏县动工建设,计划年产高档坯布3万吨、印花1万吨、制衣6000万件。据介绍,该纺织服装城生产的内销针织品定位在中低档,将通过“大篷车”深入广大乡镇农村。“一个‘大篷车’就是一个流动的服装超市,农民可以在家门口买到与出口质量和价格相仿的针织服装。”福甬集团负责人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金融危机  针织  产业经济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