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扶持:纺企从“温暖心灵”到“身心俱暖”
生意社1月9日讯 且不说之前的一系列政策振奋人心,就是新年伊始人们看到的国家各部门发布的《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和禁止类目录》 等等保增长、扩内需的相关措施,就足以让身处寒冷季节的纺织行业内心温暖。然而,笔者认为,从“温暖心灵”到让大部分徘徊在生死边缘的纺织企业真正感受到切身的温暖,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付出更多努力。
实事求是地讲,去年四季度国家拿出1000亿元,以及今后3年内4万亿元的项目投资,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充分显现出中国宏观调控这只有形之手的强大和有力。这种一直被西方社会指责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发展”的“不良行为”,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黑色风暴中却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争相效仿并付诸实施的“政府救市大行动”。
由于纺织行业的生产周期性和企业数量众多形成的资金需求过大等因素的影响,国家给予行业的政策支持难以立竿见影和“普度众生”。这些因素客观存在,但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真正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落实,有一部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只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过分追求“政府形象工程”,未能及时将国家政策贯彻落实下去,从而延长了扶持政策从“温暖心灵”到“身心俱暖”的过程,使目前多数纺织企业对扶持政策的感受只停留在“精神鼓励”的层面上。
笔者前不久随行业协会深入企业调研,听得最多的是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尽管国家一再要求地方政府和各级银行对劳动密集型纺织中小企业给予贷款政策的大力支持,然而,据企业反映,地方政府和银行仍然坚持将纺织中小企业列入风险过大的行列,不但不给予贷款支持,甚至加紧了收贷的力度,导致大量企业,包括一些大型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甚至引发恶性事件,当然这里还存在一些企业经营不善等问题。
最近,新华社的一则消息同样印证了这一情况。消息说,浙江企业除经营不善等原因正常注销歇业外,还出现了少数企业突然倒闭、企业主隐匿等异常情况。截至目前,浙江省民营企业共发生突然倒闭、企业主隐匿等突然变故事件302起。从行业分布来看,事发企业大多集中在纺织、服装、箱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占了总数的38.4%。
“无论是1000亿元,还是4万亿元,真正能够救纺织企业于水火之中的力量能释放多少?”不只一家企业这样发问,它反映的是纺织中小企业共同的心声。企业强烈呼吁,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及行业组织,在制定并落实政策时一定要细化配套措施和实施方案,同时要加强督促和监管的力度,减少和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发生,让扶持政策真正为企业雪中送炭。
如何缩短从“温暖心灵”到“身心俱暖”的距离,方法有多种。直接从国家财政收入中拨出专项资金注入行业和企业,当然深受欢迎,但其过程长、涉及面有限等问题客观存在。笔者认为,企业的建议不无道理––根据纺织企业税赋较重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减免,不失为更为有效并且能使企业普遍受益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