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理:奉天纺纱厂 隐于闹市现于历史
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
建议建厂生产“洋布”
老奉天纺纱厂当年的位置,就在当时奉天小西边门外、十间房北商埠地界内,即今沈阳皇寺广场西南角,算得上是北市场开发建设的第一批民族工业企业,也是沈阳乃至东北地区最早的近代纺织企业。
20世纪之前,东北百姓生活所用布匹全是农民手工织就的粗布,老百姓都叫它“土布”;后来,为了满足东北地区日益增多的人口需要,一方面,闯关东的山东、河北人将关内纺纱、织布机和生产工艺带入东北,另一方面,随着近代交通的发展,关内大尺寸的粗布也大量进入东北;再后来,随着西方现代纺织业生产的“洋布”通过通商口岸进入东北,东北人首先是上层官绅、富商开始享受“洋布”。到了20世纪初,“洋布”已经深入民间,这毁灭性地打击了民间“家机布”的生产,人们的衣着逐渐依赖于“洋布”。
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物价日贵、物品奇缺导致棉布也成为沈阳人最奇缺的物品之一,百姓衣着面临断源。
当时的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思考着这个变化,果断建议张作霖,在奉天筹设纺纱厂生产“洋布”。奉天省财政厅拟定了方案,厂名为奉天纺纱厂,由官商合股兴办,资本额定为奉大洋450万元,筹设事宜暂由省财政厅负责。这个决定,直接让奉天纺纱厂从无到有。于是,在上世纪20年代初,奉天纺纱厂进入创办程序,订购美国纺机、织机,勘定厂基,土建兴修,招募工匠工徒,安装调试设备,召开首届商股股东会……
如今,我们还能窥见的这座仿欧式建筑也是当时的成果之一,只是占地面积大约仅仅是当年的九牛一毛,那时的奉天纺纱厂厂区占地318亩,仅车间厂房就600多间。到了1923年10月1日,工厂终于全部开机,正式投产。
据资料记载,直到1930年5月,工人已发展到1862人,成为当时奉天省城人数最多的工厂之一。到了上世纪20年代中期,奉天纺纱厂的产品已有棉纱、棉布、线袜三种,其中线袜日产360双,年产11.5万双,该厂所生产的棉布,只批发不零售,仅省城代理商就有50余家,零售已遍布东三省,且有部分出口。到“九一八事变”前,奉天纺纱厂已可以生产棉纱、棉布、染色纱、线袜4大类近50个品种。
张学良主政东北以后,统一于国民政府,奉天纺纱厂也改名为辽宁纺纱厂。1930年4月,国民政府工商部给予辽宁纺纱厂产品重新注册,并颁发新照。1931年1月,该厂产品获国民政府工商部国货展览会金质奖章。
刘少奇
派人在纺纱厂组织工人罢工
除了与筹建息息相关的两个人物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也曾对这座工厂用了一番心思,他就是刘少奇。
由于奉天纺纱厂是当时奉天省城工人较多的工厂之一,因此也成为工人运动的焦点。当时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奉票毛荒,粮价飞涨,该厂尽管在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成为楷模,但毕竟是官商合办的资本主义企业,压迫和剥削工人、追求最大的利润是资本家的本质,厂方经常拖欠工资,致使工人生活极为困苦,劳资矛盾也很尖锐,工人罢工运动不断发生。
早在1928年,中国共产党就在奉天纺纱厂建立了党支部,领导工人运动。1929年7月,刘少奇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后,更加强了纺纱厂的工作,8月派省委组织部长孟坚和组织干事杨一辰前往纺纱厂组织工人罢工斗争。为了检查罢工准备情况,刘少奇在前往纺纱厂会见党支部书记常宝玉等人时,还曾经被厂警逮捕。
这一段历史在岁月中渐渐被淹没,到了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辽宁纺纱厂也不能幸免,设备和资产全部被日本侵略者掠夺,由日本钟渊纺绩会社接收。1942年及“八一五”光复后纺纱厂曾两次着火,但办公楼等部分建筑并未受到损坏。1946年由统一接收委员会拨交东北生产管理局接管,改奉天纺纱厂为沈阳纺纱厂。1950年为东北第八纺织厂,后改为沈阳纺织厂。
一座奉天纺纱厂的兴办历史,讲述的是百姓从依赖进口棉布到可以穿上自产布衣的历史,是东北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当这一切历史都浓缩为一座建筑时,它就像金庸小说中少林寺里的扫地僧,大隐而隐于闹市。只可惜,斯人已去,斯物已毁,只有这座精巧玲珑的仿制品,留给后人凭吊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