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处境艰难 产棉大县“打白条”曾达5000万
“现在挣的就是人工钱。”张爱忠告诉记者,这也是他为何不想种棉花的原因。他还可以把棉花全部卖到了厂里,而很多棉农,因为价格过低,只好把棉花囤放在家里。而“去年价格高的时候,棉花没有熟,农民就收下来卖掉了。”陈占龙说。
让张爱忠头疼的还有另一件事情,就是卖棉花的钱他还没有领到。“现在企业也没有钱给,只有等着。”这种状况下,棉花种植面积必然将受到影响。根据协会对32户棉农的调查预计,今年射阳县棉花种植面积相比去年将减少27.92%。
“以前射阳县财政的四分之一都来自棉花种植加工,现在是没办法了。”陈占龙说。
高库存与三角债
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产业链传导过程,源头是最下游的纺织企业。
有关调研显示,近几个月以来,棉纱价格下跌幅度大于棉价,超过60%以上的棉纱下游企业已经关闭。即使棉纱降价也无法销售变现,而需求棉纱的下游企业也存在大量库存,资金链紧绷。
这直接导致了市场对棉花需求量的下降和价格的下跌。射阳县去年基本实现加工、销售同步的德翔棉业,去年累计收购籽棉5200吨,至去年12月10日已加工皮棉1200吨,而销售的只有300吨,仅占可销量的25%。
“现在纺织企业都是开开停停,棉花给他们也没有钱付。”就是范海平自己,也遭遇被“打白条”的情况:皮棉好不容易卖出去一些,但下游的企业也拿不出钱来,只好欠着。
陈占龙介绍,银行放贷谨慎也是造成目前收棉难的原因之一。范海平也称,由于金融危机,像他这样的企业很难贷款,而往年,他一般就是通过贷款的启动资金进行棉花收购。与此同时,加工出来的皮棉现在也没有了销路,此前的老客户诸如在太仓的一些纺织厂,今年一分钱的货都不要了。
据协会统计,在去年10月中下旬,射阳县“打白条”的数额一度达到5000万元,而往年则几乎没有欠款。
事实上,银佳棉业积压的皮棉已经通过抵押,拿到了一些资金偿还给棉农。“现在看春节前能不能把钱收回来,把棉农的钱解决完。”范海平无奈地说。
银佳的情况在射阳县来说还不算太坏。在射阳,棉花加工纺织企业一直是棉花收购的主体,去年,他们收购的棉花占射阳棉花总产量的42.6%,但今年,这一数据下降到了18.13%。
在陈占龙看来,国外棉花的进口也对国内棉花产业造成了冲击。目前,国内进口的短绒棉在每年30万吨左右,进口短绒棉每吨价格相比普通国产棉花便宜近1000元左右。很多加工厂商利用进口短绒棉加工成牛仔布,这对国内棉花需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