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办10余年“丝绸节”在期待中呼之欲出
生意社1月13日讯 全市桑园面积已达99万亩,丝纺服装产业突破百亿元大关……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丝绸之乡”南充,在走过10余年的发展低谷后,再次“破茧成蝶”、写下绚丽的华章。
日前,在全市蚕桑百万工程项目推进暨“三冬”工作现场会上,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马道蓉明确要求相关部门,要积极筹办丝绸文化节,以此推动丝纺服装产业向新的巅峰跨越。
穿越历史云烟、在南充人心目中历久弥新的“丝绸节”,正在期待中呼之欲出。
首届丝绸节
南充人历久弥新的记忆
中国的丝绸闻名于世是从丝绸之路开始的,而南充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于那段古老而又辉煌的茧丝绸历史,如今往来穿梭的人们或许有些陌生和疏远,但是至今已停办10余年的“丝绸节”,却是一段历久弥新的记忆,已镌刻成这个城市永久的“符号”。
“当时从五星花园的文化路,至育英路、北湖路两街相对的文化路口,形成了一条商业街。一连几天,这条路人山人海,走都走不通。”回忆起1990年8月25日至29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南充丝绸节”,原丝三厂退休工人吴通惠老人仍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声势大、客人多、销售旺。”这是首届丝绸节留给时任南充绸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现任依格尔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明树脑海深处的印象。在这位老丝绸人的记忆中,首届丝绸节的“商气很足”,不仅吸引了日本、美国、奥地利等外国客商,我国20多个省、市的数百名嘉宾也纷至沓来。参观者近5万人次,成交金额高达15亿元,“真正体现了丝绸文化搭台,商贸唱戏,其影响波及全国。”
1994年,在连续举办了5届“丝绸节”之后,最终因丝绸市场不景气,“丝绸节”被忍痛停办,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南充丝绸节没有了,但通过丝绸节、特别是首届丝绸节留给外界的印象以及影响力至今仍在。”市商务局副局长李伟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南充丝纺服装业不景气,破产改制面临巨大困难。在行业解困的关键时刻,中央、省还为南充丝纺服装业解困注入3000万元资金。
“阵痛”中求新生
丝纺服装产业“破茧成蝶”
全行业巨额亏损、从业大军近半数下岗……上世纪中后期的丝纺服装业之困,留给南充人无数伤感的怀念。“丝绸一条街”的消失,“丝绸大世界”的“变脸”,皆可印证。
世纪之交,挑战何止丝纺服装业?面对困局,“南充没有‘另起炉灶’,而是破釜沉舟抓改革,让茧丝绸企业从改革的‘阵痛’中求新生。”李伟说。
据介绍,从1997年至2004年的7年间,我市围绕企业改体制、职工变身份,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装备结构、调整资产结构,实施了一系列“连珠炮”式的改革,终于使丝纺服装业强劲复苏,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004年,全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9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91亿元,实现税金2700万元,出口创汇3689万美元,刷新10年来的纪录,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同行业第一位。刚刚过去的2008年,在已历时2年“蚕桑百万工程”的强力带动下,全市桑园面积达99万亩,丝纺服装产业突破百亿元大关,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量的90%以上。
一路走来,南充丝纺服装业留下串串精彩:邓小平铜像揭幕红绸“南充造”,作为国礼赠罗格夫人,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国绸都”。市茧丝绸公司的女工罗晓燕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满头银发、身着浅蓝色套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走进南充综合展览馆,俯身轻抚蚕丝被说:“我知道,南充丝绸全国有名。”
千年绸都
呼唤“丝绸文化节”
“丝纺服装产业的强势崛起,为‘丝绸文化节’的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济学家、西华师范大学王代敬教授认为,“进一步提升南充丝绸的知名度、美誉度,仅有‘中国绸都’这块‘金字招牌’是不够的,更应有一只‘大船’承载——举办‘丝绸文化节’恰逢其时。”
“南充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急需一个品牌节会来提升影响力。”李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光彩大市场以及集蚕桑、丝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千年绸都第一坊”和西部茧丝绸交易中心、丝纺工业集中区等的打造,正在建设中的“中国丝绸文化公园”等,都为举办“丝绸文化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文经结合、以文促经’,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南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带动其他传统产业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成为南充经济更快更强的助推力。”
据介绍,近年来,有关恢复“南充丝绸节”的呼声较高。早在2006年,省商务部门就曾提出“与南充联合举办大型经贸洽谈会”的建议,去年省“两会”,我市的苏明利等几十名省人大代表,还曾联名提议举办“南充丝绸节”。此议案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事后省级有关部门还派员专程来我市进行调研,提出支持南充丝绸业发展的一系列意见。
“让散发着幽古沉香的南充丝绸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是每一个南充人心中永远不变的梦想。期待‘丝绸文化节’早日揭开神秘的面纱。”罗晓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