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抱团”背后重在产业链重构 (图)
而在温州,包括爱尔达制衣、威尔豪派服饰、迷西仕服饰、之达服饰等18家外贸型服装企业,抱团组建了温州雪之梦集团——一个国际化服装工业园。目前,位于温州平阳县宋桥的服装工业园已经开工建设,项目占地300多亩,预计2010年完工。“这里面有很优秀的外贸企业。”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浙江奥奔妮服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晨爱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这些外贸企业将联手创立自主品牌、市场拓展、产品研发、进军国际市场。
同样,绍兴也把纺织品出口市场从欧美转向亚非,在非洲设立了两个纺织工业园,为绍兴纺织企业抱团式、产业链式“走出去”提供平台,现在全市已有70多家企业,到巴西、泰国等国开辟中档纺织品市场。
显然,“抱团”已经成为企业迎战困难的一种战略。
“三种形式”
战略定下之后,剩下就是如何执行。“抱团不是简单地大家聚集在一起,或者产能的叠加。背后实际上是一个产业链的重组、优化和建立。”对于“抱团”蕴涵的深层次意义,郑晨爱分析后认为。
当前,危机倒逼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纺织产业升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对管理、技术、产品、人才等方面的创新和培育来增强行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因此迫切需要行业有效整合社会和行业科技资源、系统组织、优势互补。“抱团就是企业、行业一种很好的选择。”
抱团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产业链分工、合作的过程。“大家以往都是互相封闭,现在,通过‘抱团’可以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合作化程度更深。欧洲就有裁剪公司、打包公司。”他举例说。郑晨爱认为,“抱团”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优势资源的共享;二是优劣互补;三是大企业带动小企业。
1月12日,由温州市政府带队,温州40家外贸企业组成的一行200多人赴香港参加时装节,意在与香港时装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寻求在产品研发等全方位的合作,让温州服装真正“走出去”。 除此以外,为拓展国内市场,温州一些服装企业已经联合起来到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和农村考察,并准备在天津、湖北等地区二三线城市设立服装大卖场,让产品直接由生产厂家进入零售终端,扩大国内销售渠道。“下一步温州市政府将鼓励大企业带动小企业。”郑晨爱透露。
在郑晨爱看来,温州服装“抱团”目前主要是优势资源的共享,企业之间联合着手国际市场的开拓、产品研发设计以及展示平台;长三角地区主要是优劣互补,运用技术创新平台,让中小企业以低廉的成本享受到产品设计、工艺革新、品质控制、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绍兴主要是大企业之间形成合力,来带动小企业的共同发展。
“三个合力”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服装企业在危机中遇到的不只是困难,还有提升。“抱团视野要放在重构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上,借机走向产业链的高端。”中国服装产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国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纺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就是从全球竞争的角度重新布局长三角纺织业,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和协同创新,避免同质化竞争,以提高长三角纺织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陈国强同样认为,“抱团”是一种产业链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他同时提醒,在抱团的过程中,要注意形成三个合力:
一是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层面,政府出台产业政策时要为企业考虑,行业组织的行动也要考虑为企业服务问题。基本可以认为是政府出面引导,行业组织协同,大企业牵头。
二是国内企业层面,打破以往单个企业大而全、什么都干的状况,把一些任务分配给中小企业,比如说以前大中小企业都在接单,现在,受危机影响,订单向大企业集中,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研发、设计能力较弱等原因失去了订单,这时大企业应尽可能把加工等环节,转给中小企业,让产业分工更细、更合理化,进而增强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
三是国内外企业层面,市场情况好的时候,国外企业可以向国内企业提供订单,情况不好了,订单没有了,这时候,国内企业就应该为国外企业想一想,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多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