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寒流”催生市场积极应对
生意社1月15日讯 经济危机寒流已经侵入时尚界。在这样的环境下,在市场最前沿的商场拿出了各自不同的应对策略,而品牌也逐渐看清,设计创新能力的提升,可能是品牌度过严冬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篇文章来源于纺织资源,请各位网友直接在浏览器中直接输入纺织资源查看。
一份来自商场业内的调查报告显示:受国际经济、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去年4月以来北京各商场销售增长趋缓,各商场满怀期待的“十一”黄金周也并没有出现销售爆发,许多商场为了完成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加大赠品、折扣促销力度抢市场。不过记者发现,一些商场已经从积极、长远的角度开始了新的谋划。
据了解,燕莎友谊商城不久前升级了其顾客系统,这套CRM“超级顾客引擎”管理系统可记录所有的顾客信息与消费情况,并将它们电子化储存。商城表示,“这套系统可根据顾客的爱好将他们细分为125个群体,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顾客,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商场的供货商提供数据参考。”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新开的大量商场加剧了市场竞争,未来北京的百货业将面临一轮残酷的调整淘汰。燕莎友谊商城的做法抢占了主动权,是维系顾客的一次变革。
另一类商场则在金融风暴中找到了发展契机。燕莎奥特莱斯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个月燕莎奥特莱斯出现了客流量和销售额不降反升的现象,究其原因,优势在于商场的货品是以品牌折扣的形式引进的。以户外品牌Timberland为例,进驻两个多月以来,销售增势每月高达40%。其品牌北区副总经理焦丰表示,“金融危机追根到底是个信任危机,我们的品牌、理念、服务、售后等各个方面都给了消费者信心,所以抵御金融危机我们有信心。而奥特莱斯这种业态,展现了这么多有优惠和折扣的好产品,这都是性价比很高的产品,消费者总是有对这种好产品的需求。”
而尾货市场也从金融风暴中找寻了商机,仅去年北京已有七八家尾货市场先后开张。去年11底,北京回龙尾货淘宝城在昌平开设了一家新的面积达5000平米的尾货服装城。服装城总经理张柱殷对未来表示乐观,“消费者对服装方面的预算缩水了,但对品质的要求却从未降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我国承接的部分外贸服装已有退单现象,定牌加工的品牌服装也出现减单,大量的外贸服装受阻或滞留国内,加上原有的备量,使尾货货源大约增加了20%。相信将会给老百姓更多少花钱穿好衣服的机会。尾货市场的发展当然蒸蒸日上。”
在中国市场运营的各个品牌,也对经济危机下的市场前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Zegna中国市场部的许怿文表示,Zegna在中国的销售暂时没有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当季服装和上季相比也没有涨价。“我们不会把原材料的涨价那么快就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暂时也没有涨价的打算。我们也没有特别做一些促销之类的活动来吸引消费者,还是和以前一样,从来不会通过折扣去吸引客人,暂时还是靠产品本身的魅力和品质去吸引客人”,许怿文说,“今年我们仍旧会保持对中国市场的关注,推广和宣传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还是会有新的店铺开张。”
而在名瑞集团董事长兼总设计师蔡民强看来,这次经济危机是行业重新洗牌的开始,把小的不具备实力的企业打回原形,减少恶性竞争的机会,让大的、有实力的企业能更好发展。比如现在,很多外国公司已经取消了在中小企业的订单,转而向固定的几个大企业订货。
不过与Zegna不同的是,公司表示,原材料涨价,服装也将无可避免地要涨价。“我们在去年9月份之前就已经完成主要针对国外市场的涨价,主要是要和汇率接轨,我们在汇率上涨之前把价格提高了30%左右,这样汇率变化也不会让企业有太重负担。”
业内人士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下。那些规模小、实力弱的企业,早晚都要淘汰,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价格已经不是最主要的竞争力了,注重消费者需求的企业会有发展的潜力。
今冬将是国内的企业练习“冬泳”的机会。很多企业会明白品牌的效应,消费者的消费更谨慎了。而减少的服装需求使消费者势必比以前更为挑剔,这也将推动品牌更好地去练品牌文化的内功。
事实上,也有国内服装企业早已看清了这一点。“中国的品牌,现在如果只拿价格做竞争力,优势不会很明显,企业和设计师的创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在当前大形势下国内品牌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蔡民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