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工业经济走势分析
(二)出口加工型产业面临严峻形势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对出口有很强的依赖,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从本世纪初的2%上升到8%以上,而出口额则占GDP的近40%。2005年~2007年,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均在20%左右。我国出口的主要目的国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2007年我国对美国、日本、德国、荷兰、英国、意大利、法国等7个国家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就达到40.9%。据世界银行预测,全球实际进口贸易增长将从2007年的7.4%降至2008年的5.8%,而2009年将会出现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这表明全球贸易将在27年来首次出现下滑,而发达国家的进口增速将下降得更为明显。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贸易也将大幅下滑。反映航运市场景气程度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2008年10月28日跌破千点,收报于982点,与5月的最高点11793点相比,下降了91.7%。12月4日,BDI指数进一步下跌倒666点,创下自2001年以来的新低(此后BDI小幅回升到12月底的770点),显示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于国际贸易的严重影响。
由于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是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程度最高,因此我国的商品出口在2009年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虽然近几个月来我国连续上调出口退税率,但是很难整体扭转出口下滑的态势。2008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长17.2%,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8.5个百分点。商务部官员指出,如果将人民币升值和国际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实际上2008年的出口已经是负增长。2007年1月,美元对人民币平均汇率是1美元兑换7.5012元,2008年12月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兑换6.8424元,人民币升值了约14%。如果将人民币升值的因素考虑进去,2008年出口额增长将下降到10%以下。2008年11月,中国的出口订货指数已由3月份的59.10下降到29.00(12月略有回升到30.70)。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大幅回落,2008年前11个月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1.9%,大幅回落9.3个百分点,而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4.7%,回落5.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受外需下降、出口不畅的影响,我国的纺织服装、电子、汽车等出口加工型产业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三)重化工业的增速将有较大回升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目前我国增速下滑最快的主要是重化工行业。为了扩大内需,保证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制订了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的“保增长”计划,具体的投资方向主要是,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大体是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18000亿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生态环境方面的投资是3500亿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16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1万亿元。其中在2008年年底前投入的1000亿投资中,资金已经细分,主要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1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40亿元,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50亿元,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130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120亿元,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60亿元。据国家发改委官员透露,2008年全社会总投资会超过17万亿,2009年全社会总投资将达20万亿。建筑业带动最大的工业部门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这些都属于重化工业部门。因此,国家主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能够拉动建筑业及其上游产业等增长速度下滑最快的重化工业部门的增长,从而使刺激经济的作用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