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穿”越30年的衣着变化
随着春节期间气温的回升,逛商场的市民络绎不绝。各家商场内五颜六色、款式新颖的服装,让人们挑得眼花缭乱。昨天,一位刚买完衣服的“70后”读者通过回忆,与我们一同“穿”越了30年的时光。
“灰黑蓝”记忆犹新
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衣服全都是以“灰蓝黑”为主色调,要是有谁能穿上件绿色的军装则显得格外光荣。易女士说:“我父母结婚时,爸爸特意从朋友那里借来了一件崭新的绿军装,妈妈则亲手为自己缝制了一件蓝色的卡基布衣服。在那个年代这可称得上是最时髦的装扮了。”
那时几乎家家户户穿衣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小时候易女士也总穿哥哥穿不了的旧衣服。每个学期的学生手册上,老师的评语都会雷打不动地写道“该学生穿着朴素……”那时候能够穿上小花裙、蹬上一双红皮鞋成了她最美的梦!易女士记得最深的是,有一次学校举行歌咏比赛,要求学生统一穿白衬衣。易云燕根本没有白衬衣,刚好家里的布票又用完了,无奈之下母亲只得到隔壁的邻居家里借布票,然后带着她去布店扯了的确良布,并连夜为她赶制了件白色衬衣。
80年代出现“色彩”
到了80年代,衣服的样式多了起来。家中生活水平逐渐好转后,易女士的父母也赶潮流各做了一件毛料套装。“蓝色毛料套装穿上后,会把人衬得格外精神。但是爸妈一般都会把它当成宝贝似的压在柜子的最底下,只有等到逢年过节走亲戚时才舍得穿上。”
长大的易女士从商场买来了当时流行的蝙蝠衫和黑色踩脚裤。廉价的踩脚弹力裤上下直成一根线,能够塞两条臃肿的毛裤,既保暖又显瘦,她笑着说:“穿上后我走起路来也变得昂头挺首、格外神气。”90年代,街上服装店一家连着一家的营业了。已经工作了的易女士时常会拉起母亲一同上街去买衣服。她感慨地说:“衣服多了,看得我是眼花缭乱,哪一件都爱不释手。”
网上置衣足不出户
“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服饰的颜色、质地、款式、做工等也都变得更为讲究了。不同季节、不同场合常常会需要不同的服饰,如今五颜六色的衣服挂满了我的衣柜……”易女士笑着说,现在的人们再也没有了“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很多时候衣服还没变旧,就被束之高阁了。
现在就算是工作忙,没机会逛街买衣裳也不用怕,可以网上购物啊。她说:“打开购物网站,随时随地都可以淘到自己钟爱的衣裳,几天后所卖的货物就会通过快递送上门来。这要倒退30年,我还真是不敢想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