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深陷“赊帐”链条 业务员上街摆地摊
“简直是赶鸭子上架!”方敏又好气又好笑。公司的生产能力在国内算是一流的。但这么多年来一直埋头做贴牌订单,对品牌、管理、设计、市场网络等一概不问。现在一下子要转内销,才发现两手空空。方敏将此归结为“六无”:无品牌、无研发、无渠道、无团队、无经验、无体系。
没办法,只好从无到有,从零开始,普陀山会议定下了转型第一步:自主创牌。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公司迅速做好了商标注册、企业形象识别设计等等一系列基础工作。
第二步是重建产销体系。公司重新招聘了一批推销员,建立了内贸营销团队,将原来简单的业务部和加工部重新整合,拆分了营销策划、人力资源、开发设计、技术生产、市场拓展等部门。至此形成了从产品开发到推销等一条龙体系。
痛苦的赊帐链条
多年来做惯了单一的订单加工,犹如一个人习惯了饭来张口,丧失了基本的谋生能力。要想重新站立,铺设自己的营销网络,谈何容易。
“整个转型的过程要比做外贸加工烦琐、细致得多了,成本也一下子成倍上升。”方敏说,在建立面向内销市场的营销体系之后,“公司单单是员工的薪酬,就比之前超出了3倍以上”。
渠道建设是最大的障碍。运作半年下来,为将产品打进上海大小商场而进行的大量烦琐的公关,让公司上上下下都疲惫不堪。
“内销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中间环节占用的资金成本完全超越了之前预算。”方敏说,比如300元一件的衬衫,加工费只有30元。剩下的270元去了哪里?就是被这长长的中间环节给消耗掉了,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没得到好处。
转型运作中,最不适应的就是国内的付款模式。和海外客户相对良好的结算机制不同,目前国内客户采用的基本上是售后付款,这跟外贸的货到付款截然不同。甚至,有些客户服装卖完也不结帐。眼下有300多万元的货款已经拖了半年,至今都无法回笼。
这样的付款模式根深蒂固。2008年国庆节前夕,公司高层把三家有意代理公司品牌的客商找来吃饭,在饭桌上谈判合作的事,方敏也参加了。其中一名大连客商坚持必须给他先销售后付货款的政策。
“现在找我做代理的服装品牌多得很,有30多家在求我呢,你们一定要我先付货款的话,咱们就免谈吧。”这位客商对方敏说。
那顿饭,董事长喝了很多酒,饭后红着一双眼睛回到办公室,窝着一肚子火召集一班中层开会,宣布忍痛接受代理商的条件,自垫成本生产、销售。
这意味着,一条条长长的“赊帐”链条将由此产生,积聚成巨大的成本和风险。
外贸业务员摆地摊
尽管奋力挣扎,想方设法打开内销市场,但公司多年养成的那种埋头生产,对市场反应迟钝的惯性一下子还是不容易改过来。一批批自创牌子的服装下线后,有不少压在仓库里,加上之前的出口订单退货,累积的服装价值起码达到了百万以上。
这虽然是小数目,但一不小心,还是可能出大问题,因为方敏知道,现在公司的资金链是高度紧绷。
资金吃紧的一大原因来自“补税”。和其它加工贸易企业一样,公司原来做出口时,生产是在保税环境下进行的,一旦转做内销,设备和原材料都必须完税。根据海关的规定,出口加工企业生产出的成品如果转为内销,需“先补税后销售”,否则视为走私。而补税的钱不是个小数目,这给转内销的出口企业带来很大的流动性压力。
为了减轻压力,尽快回笼资金,董事长想尽各种招数。
“看来光靠代理还是不行,必须要代理与自销两条腿走路。”董事长把方敏他们找来宣布说,自创品牌的产品寻找代理商,外贸退订的单子,由于产品风格和自创品牌的产品不符,只好由公司业务员到七浦路等地的批发市场,或者地铁口这些人流集中的地方去摆摊兜售。那批价值200多万元的羊毛衫就这样上了地摊。
“卖这批羊毛衫的钱就是给你们发年终奖用的,” 董事长把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这个年过得怎样,就看你们能卖掉多少了。”
这批秋冬服装的制作工艺和质量,都是按国际级品牌标准生产,但这无法挽救它们沦落街头后的身价。刚开始,每件开价280元,但光顾的人摸一下就走开了。坐惯电脑桌的方敏又不懂得如何招呼客人,一个晚上下来,有时一件也没卖掉。
最后年关将近,董事长一咬牙:“贱卖!每件50元!”这样的价位,血本亏大了。
即便如此,到大年三十那天,方敏他们也只将这些羊毛衫卖掉三分之一,剩下的只好抱回公司,另想办法处理了。
“这个年,我们拿到的年终奖只有去年的十分之一。”2月2日,还在休假的方敏对记者说,“我感觉今年冬天比去年雪灾那会儿还要冷,只要公司不裁员,我们就谢天谢地了,过完年再努力地去冲刺一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