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型纺织企业的困惑
看来,形势不容乐观。
生意社2月5日讯 2008年1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蓬镇的一家织布厂,发现在宽敞的车间里,只有二、三个工人蹲在地上摆弄机器零部件,机器全部停了,没有轰鸣声,也不见织布女工忙碌的身影。
这种萧条的景象,让该厂的负责人王金森(化名)陷入苦闷。他告诉本报记者,截止到2008年,厂里总共拥有48台机器,从去年8月份开始,机器就停了一半。“减少产量,就等于减少损失。”
据悉,织布的原材料涤纶丝,是间接从石油中提炼而成的,其价格取决于石油价格的涨跌。去年,涤纶丝的价格在短短的时间内暴跌,最严重的时候,以每吨一天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幅度降价。
从理论上讲,原材料降价,产品成本下调,是好事。但事实上,在纺织业,原材料下降幅度越快,企业反而损失更大,因为从购入原材料到变成成品销售,中间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
王金森打比方说,从原材料涤纶丝到成品坯布,至少需要1星期到10天时间。一吨涤纶丝一天降200元,一星期就是1400元,也就是说,到成品坯布销售时,每米布的实际成本已经比现实成本高了七毛钱,客户都很精明,他们买成品坯布的价格都按原材料降价以后的价格算。
“去年8、9月份是最困难的时期,原材料不停地跌,成品布的实际成本价总是高于销售时的成本价,而产品价格不涨反跌,已经到了保底极限,产量越大,亏损越多,你说该不该减产呢?”王金森反问记者。
新劳动法的执行,企业要保证员工福利,要上保险,成本大幅增加。有统计显示,如果正常执行国家政策,企业将增加6%的成本。对于已经趋于保本的企业来说,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企业成本显然不止这些。“每个月,公司要承担2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因1600万元的银行贷款,每月还需支付10多万元的利息,再加上员工工资和福利。本来,如果满负荷生产,成本在60万坯布上分摊,减产后,同样额度的成本只能在30万坯布上分摊,但因为坯布销售赔本,满负荷生产只会加速倒闭。”王金森的话揭示了一个道理:这将是一个恶性循环。
有实力的企业,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时可以进行囤积,但这需要大笔流动资金的支持,中小企业只能望而兴叹。
相比原材料的价格问题,产品的市场需求受阻,更是给了企业致命一击。“我们公司主要是给大型出口型企业做加工,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欧洲纺织业控制进口,销往尼泊尔、印度等国家的产品大幅降价,销量变小,大量产品积压卖不出去。”王金森对此很发愁。
他说,虽然国家在11月份提高了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退税,但对一部分陷入困境的企业来说,已是杯水车薪,难以挽回大势了。
按照纺织服装业的规律,每年的5、6月份是行业春天,但2008年的春天却迟迟没有到来。那时的王金森意识到,形势不妙。果不其然,公司2007年赢利300多万元,2008年终以亏损收场。
一批规模企业的倒闭,更是加剧了行业的寒意。“像我们这种小企业,是船小好调头。一些大企业却被迫正常生产,一停产,就会流失熟练工人。但越生产,亏损额越大,库存积压,流动资金短缺。”
据介绍,在浙江一些纺织业集中地,有一个颇为独特的做法依靠彼此间的担保和互保来贷款。只要一家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可以加入担保圈,成为连环担保。因为互为担保,这些企业看起来关系亲密。
这种模式其实早已存在,但在行业繁荣的掩盖下,被忽视了风险。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问题逐渐暴露。“比如一家企业,总资产5000万,却通过担保融资1个亿,那就是过度担保。”王金森解释说。
显然,连环担保不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前段日子,一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因为担保的那家企业负债潜逃了,需要承担责任,因为数额太大,只能关门。”对此,王金森感到遗憾。
“如果2008年的形势再延续一年,至少20%的企业又将面临倒闭。”王金森目前最期待的事,就是行业的振兴规划早日出台,能救助一部分濒临倒闭边缘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