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扶持下的棉花市场危机仍然存在
生意社2月6日讯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会议决定,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
会议认为,纺织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球性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去年上半年的快速升值,导致以出口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国内纺织企业经营出现困难。2008年国家就已连续两次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2008年8月1日,出口退税率由11%上调至13%;2008年11月1日,出口退税率由13%上调至14%,但纺织也依旧没有走出困境。而从这次再次上调1%来看,国家扶持纺织业的决心是很大的。
但是,国内纺织行业是个出口依存度相当高的行业,虽然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助于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但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恶化,失业率持续攀升的情况下,提高出口退税率对行业出口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美国上月初公布08年11月份就业数据,失业率上升至6.7%,是过去15年以来最高,失业人数达1030万。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经济顾问团更预测,今年可能再有额外400万美国人失业,失业率或会攀升至逾9%。因此,奥巴马已决定采取比原先计划更大胆的刺激经济方案,把未来两年开创或挽救的就业职位目标,由250万个增至300万个。此举,令人忧虑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增加。
纺织行业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奥巴马就任总统,为了达成在未来两年内开创或挽救300万个就业职位的目标以缓和美国严峻的失业情况,他的立场对内地纺织品输美将较为不利,内地纺织品输美也难以一帆风顺。
在金融海啸冲击下,世界各地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在未来的一、两年间,各国为保障本国经济利益,国际贸易摩擦的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此外,会议中强调,加快振兴纺织工业,必须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为重点,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巩固和加强对就业和惠农的支撑地位,推进中国纺织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纺织行业振兴计划偏向于产业的发展与布局,对短期内的消费增长并没有实质性的刺激作用。短期内对于纺织品的上游原料——棉花的消费,难以起到有效的扶持作用。
全球经济的衰退,令棉花的消费进一步走低。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2月2日称,棉花消费国的需求下滑和出口国的产量下滑等将令2008/09年度全球棉花贸易量料较2007/08年度下降21%至660万吨。ICAC称,中国2008/09年度预计料进口150万吨棉花,较2007/08年度的进口量减少41%。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全球第二和第三大棉花出口国--印度和乌兹别克2008/09年度的棉花出口量料分别下滑约40%。而2008/09年度全球第一大棉花出口美国的棉花出口量料为260万吨,较2007/08年度减少12%,尽管美国国内棉花产量大幅下滑。
此外,《2009/2010年度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报告》中预计,2009/10年度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为250点,比上年度的295点下降45点,2009年中国棉纱线产量可能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棉花的消费不振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令棉花价格难以大幅上涨。虽然国家先后进行了数轮棉花收储,且价格高出市场价不少,但主要受益者仍是一些中间商、收购企业,实惠并未真切的落到棉农身上。棉农不能将棉花直接卖给国储,只能卖给收购企业。但收购企业的最低收购价为1.8-1.9元/斤,即使目前的2.2-2.3元/斤左右,棉农也处于亏损状态。收储政策虽能稳定棉花价格,但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国内供大于求的局面和从根本上利好棉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政府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和进行数轮收储,但在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产品出口难度加大以及纺织业用棉量减少的情况下,棉花后市仍然蕴含着无数的危机和变数,对于棉花未来的走向,我们切不可盲目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