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振兴规划不解渴 纺织品是否会下乡
纺织板块对规划利好“不领情”
5日,沪深两市纺织板块表现疲软,下跌个股多于上涨个股。收盘时,纺织、水泥、玻璃等跌幅居前。
4日审议并原则通过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利好并没有在股市中得到很好的表现。
“振兴规划是政策在推动利好消息,而不是利好的基本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政策推动股市的局面没有改观,“获利为主,现金为王”的格局仍然持续。
他认为,至少现在,全球对纺织行业的复苏还是比较悲观的。真正利好的基本面数据的复苏,还要取决于内外部市场的消费能力,以及企业能否在消费复苏的时间里扛过去,拥有较好的利润支撑。
规划近“调整”远“振兴”
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国家在此时推出纺织业振兴规划,无疑是希望能够稳定纺织企业,来缓解就业压力。不过,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低于此前预期的17%。市场对此普遍认为“不解渴”、力度不够。
“很多人感觉力度不是太大,是因为一个百分点看不出多大的变化来。”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占斌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与过去相比,这能或多或少缓解出口企业的压力,同时也为以后留下了余地。
中国的纺织业拥有劳动密集型的优势,但在技术创新方面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以仍有提升空间。他认为,从整个产业和国际形势判断,如果纺织品出口压力过大,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该行业,出口退税率可能还会提高一点。
不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岳平并不感到意外。由于我国纺织业很大一部分出口到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市场,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调整出口退税是针对出口所采取的支持政策,而国际市场的萎缩不会因为出口退税率提高1个或者2个百分点之后而有所扩大。
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也认为,从去年两次提高出口退税的效果来看,政策实际起到的作用,已经可以让管理层作此判断,而且目前实际情况比如财政力度等都无法实现17%。
“振兴必需加上调整才能准确理解该规划。”他认为,振兴是最终目标,调整是我们急需要做的。规划的很多具体内容,都是针对调整而来的。
细节性内容尚待公布
规划对纺织行业的发展指出了未来方向,有很多东西仍需要细化。这也给市场留下了很多期待。
如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但对于其来源、规模和如何分配仍是未知。张占斌认为,中央财政出资几成必然,资金可能从国家安排的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资金中划拨,或是采取贴息贷款方式。
不过专项资金并非今年首次出现,只是这次更加明确。“规模顶多也就几十个亿,比较有限。”汪前进预测。
按照他的看法,这次只是一个框架性的规划,估计3至6个月内就会出台进一步配套细则,但如果时间隔得太久就没有意义了。
纺织品是否会“下乡”
力度不够为政策的操作留下了余地。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规划提出的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如果做好这些可以大有可为。
按照王岳平的说法,刺激内需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可能性。他建议,可以发展家纺产品满足多样化的纺织品需求,扩大农村纺织品需求,以及发展产业用纺织品等。还可以把扩大内需和产业调整结合起来,把短期和长期结合起来。“甚至可以说,国际金融危机也是我们调整的一个契机。”
“农村市场潜力很大。现在彩电、冰箱等都下乡,纺织品同样也可以。”汪前进介绍,2008年农村有七八亿农民人均消费纺织品一次性支出不到200元,而城镇为1000元左右,差距较大。如果国家拿出一部分资金补贴纺织品下乡,开拓内需会更明显。
另外,他介绍,产业用纺织品属于高端产品,和房地产行业等行业都有关系。在国外,产业用纺织品占终端消费的30%左右,而国内市场仅有15%左右,增长潜力较大。
由于纺织行业还存在调整、做大做强的问题,张占斌认为,政府可以对大企业扶持,对小企业采取赎买和收购等方式,使产业更具竞争力,如果形势进一步恶化,还可提高出口退税率,增加政策贴息和专项资金的额度。这些也是正在做和下一步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