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纺织“乘机”打造全新格局
生意社2月9日讯 继去年11月汽车、船舶等九大产业振兴规划出炉后,作为后续政策的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又在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准通过,这是牛年行业振兴计划的第一单。这一单上的炫目点是税收杠杆: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进一步上调至17%的可能性也存在)。另有政策支持:要加大金融支持,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加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这将令整个纺织行业再现增长拐点。
众所周知,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纺织工业堪称“工业之母”的常州而言,黑牡丹牛仔布、月夜灯芯绒等中国名牌产品,成为常州现代制造业的亮点,在国际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金融海啸席卷一体化的全球经济,“蝴蝶效应”使海外依存度达到30%的劳动密集型传统纺织产业成为“重灾区”;再者,国内货币政策的从紧、税率的调整、物价的上涨……使得传统纺织产业雪上加霜。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8%,增速较2007年同期回落了38.8个百分点。常州市和全国无异,三分之二的企业亏损或处于亏损边缘。伴随主力出口行业萎缩而来的是,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幅缓慢甚至停滞。
常州市迎面“蝴蝶”扇动的暴风骤雨,凝心聚力,冲向市场主动出击,打出一套寻求高手出谋划策、自主品牌、科技创新、节能降耗的组合拳。在常州市黑牡丹限公司等25家企业和单位的共同发起下,2007年2月常州市纺织工业协会正式成立;同年6月,“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经济与专业市场发展论坛”在常州科教城科技馆举行,论坛探求常州纺织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如何迎难而上。品牌无国界,市场才能无疆界:常州市飞洋鱼国际服饰有限公司成就了自己的品牌;波仕曼制衣有限公司从衬衣到夹克、西装、女装,到主打羽绒服。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常州市万顺集团设立创新基金,平均每月开发138只新产品,3天出样,7天进入销售市场;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凭借研发的优势,在2007年8月通过了国家纺织信息中心专家组严格评核,成为了“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运动休闲针织产品开发中心”,常州市拥有了国家级纺织标杆企业。从节能中赢利:常州市声荣纺织公司,坚持科技带动节能,投入巨资,更新改造纺纱生产线,取得节能、降耗、环保三重效益;迪邦纺织有限公司鼓励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能自我创新,发明各种节能降耗的点子,受益匪浅。去年,在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等多项利好政策下,从四季度开始,常州市纺织行业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暖,8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45亿元,同期增长10%,实现利税20亿元,同期增长3%。
迎面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春风,常州市纺织业必须遵循“五要求”,进一步把常州建设成纺织强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开发新产品,开拓农村市场,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对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给予优惠支持;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纺织产品;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加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常州市规模、技术、产业链占优的纺织企业、有品牌和销售渠道优势的服装企业,要主动出击,争取国家设立的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等专项资金扶持;并以此拉动产业链的相关加工企业,促进就业;要大力支持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在激烈的淘汰中获得重生,打造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