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纺织面临考验 多种因素所致内需潜力巨大
生意社2月9日讯 纺织工业是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和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受金融危机、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率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涨价、工资和社保资金增加等一系列经济因素综合影响,全省纺织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那么,河南省的纺织工业该如何从当前的重重困境中突围呢?
面临严峻考验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省纱锭总数达1420万枚,约占全国纱锭总数的14.2%,规模居全国第三位。2008年,河南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194户,年生产纱250万吨,在全国位居前列。
2007年,河南纺织行业生产经营形势良好,全年实现利润80.1亿元,同比增长88.5%。但是2008年以来,纺织行业的生产经营形势发生了变化,虽然产量增长,但经济效益开始大幅下滑,整个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亏损企业124户,同比增加8.77%,亏损面为10.39%,高出全国亏损面10.15个百分点。
多种因素所致
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说,从宏观上看,国家调控政策实施,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对纺织企业生产经营都产生较大影响。
人民币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上调等银根紧缩政策也制约了企业发展。2007年,在全省1194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中,绝大多数缺乏资金支持,经营困难。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也使出口企业陷入困境。
2008年,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首先波及到纺织行业,美国经济衰退后,自然增加了对本国贸易保护措施,从而减弱中国纺织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纺织行业整体平均利润率是3.9%,再加上出口退税有所降低,人民币升值使纺织企业本来就不大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内需潜力巨大
该负责人分析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公认来自“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而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和投资,经济外需依存度一度高达70%,在全球经济明显衰退、出口增长受阻的大背景下,启动国内市场需求以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变得现实而紧迫。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城镇人均纺织品消费量从2000年的7.5公斤增长到2007年的14.6公斤,纺织行业内销比重也由2000年60%提高到目前的70%。而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30到40公斤,是我国目前水平两倍以上。这意味着我国纺织品内需市场潜力依然巨大,而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总量决定内需市场必须依靠本国纺织产业来满足,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通过提高消费水平增加需求,其能量可想而知。
该负责人说,河南位居中部,是东西经济过渡地带,也是沿海经济向西部转移的重要着力点。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正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这次转移中,河南的重要位置十分突出,要充分利用多方优势。
河南纺织工业要实现纺织强省的目标,必须破解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要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行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提高科学技术与自主品牌的贡献率,在全球经济下滑和经济危机的阵痛中,积蓄力量,谋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