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减半 玩具企业吹响内迁集结号
生意社2月11日讯 英特尔、德林国际、浪莎……上述各行业的领头羊企业在2008、2009年交接之际,皆展开了内迁。而在它们周围,是更多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之下探索求生之路的内迁版图。
我们欣然看到,在企业临危尝试的同时,内陆城市也在主动思考如何承接。内迁不仅仅涉及人力成本与运输成本的博弈,亦是产业集群再发展和中国经济扩展脉络的契机。
去年我国共出口玩具86.3亿美元,同比增长1.8%,增速回落18.5个百分点。
在全球金融海啸肆虐下,沿海地区的纺织、玩具、皮革等制造加工企业纷纷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出口增速回落等一系列问题,以德林国际(01126.HK)为代表的玩具巨头们开始向中国内陆进军,而安徽、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份纷纷把绣球抛给了这些玩具企业。综合来看,内迁确实让在夹缝中生存的玩具企业喘了口气。
玩具业“寒气”逼人
2008年10月,全球最大玩具代工生产企业之一的合俊在金融风暴中轰然倒下。之前,香港首富李嘉诚已陆续抛售了所持有的玩具实业资产。这成了传播最广的玩具企业遇困案例。
据了解,玩具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有来自多方面的原因。
沿海的不少玩具企业都是以外销为主,这些年许多企业也正是靠着国外的玩具订单维持发展。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海外需求大幅萎缩。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共出口玩具8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增速回落18.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欧盟和美国等纷纷就玩具出口提出的“玩具安全指令提案”、限铅令和“玩具测试和安全认证系统计划”等措施,无形中大幅度增加了玩具企业的生产成本。
此外,用工费用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也导致企业成本上升。
内陆城市提供优惠
火烧眉毛的中国玩具企业们纷纷把眼光投向中国内陆省份城市。这时,内陆地方政府也伸出了橄榄枝。
湖北玩具行业协会会长田荣生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深圳的玩具协会会长单位在湖北省洪湖市有一个分厂,是搞电动塑胶玩具的。洪湖的分厂和深圳本厂生产同一种玩具,洪湖分厂在整个原材料、零配件、运输等五六种成本高于深圳本厂的情况下,最终生产出来的玩具所赚取的利润要比深圳本厂所生产的同种玩具高出1/8。
田荣生还透露,在湖北省天门市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玩具企业,当地给予批售的土地价格为3万~5万元/亩,相比一般企业9万~14万元的拿地价来说,很便宜了。
“湖北省当地若是把配套产业链加以完善的话,企业的生产利润还将增加。”田荣生表示。
玩具巨头卖地转移生产
即使手持迪士尼的产品订单,全球规模最大的毛绒玩具制造商之一的德林国际也未改变其内迁思路。
按照2008年中期业绩报告,德林国际决定重组已有生产基地以降低制造成本,具体战略则是“关闭临近上海和位于深圳的两座厂房”,并将产能转移至中国内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