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TA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根据上述原则,国家“十一五”期间首先考虑安排了上海远东纺织(合资)等8个PTA项目,新增产能526万吨;考虑到上述安排的能力仅能满足需求量的65%左右,国家发改委根据市场情况在2010年之前再逐步安排翔鹭厦门石化等6个项目,可新增产能383万吨。上述项目完成后,预计到2010年可形成PTA生产能力1511.5万吨,比2005年增加909万吨,可满足届时国内PTA需求量的80%左右。届时华东地区的PTA产能约占全国的69%,与聚酯产能分布基本匹配。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采取了科学审慎的态度,对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等10个项目未安排“十一五”期间建设,这几年暂不办理项目核准审批手续。
内忧外患 2008年PTA行业陷入低迷
经过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后,在2006年底,中国PTA行业的一些企业开始出现亏损,到2007年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态。到了2008年,全行业进入寒冬。
一方面是中国在PTA上尚需进口,一方面PTA行业面临亏损,同时,据预测,PTA行业需求仍然强劲。一切都显得那么矛盾和令人费解。
如果把视野投入更广阔的市场,这一切就变得合情合理。对于这一现象,周向进解释说:“在整个亚太PTA市场中,产能实际上是平衡的。但中国对PTA需求强劲,就是在中国PTA产能占据世界第一的今天,中国的PTA仍需要进口。实际情况是,因为本身市场属于需求大于供给,而从整个亚太或世界市场上来看是供需基本平衡或者供应略大于需求。中国PTA产能的增加就意味着挤出国外厂商对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在此情况下,国外厂商不得不加大采取降价的措施加强竞争能力。这就是PTA市场需求旺盛而国内厂商仍面临陷入亏损境地的症结所在。
在周向进看来,中国如果再要大规模上PTA项目,产能飞速增加,导致整个亚太地区供需失衡,市场恶化在所难免。
周向进的判断和中国化纤协会的分析是契合的。
国内PTA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国内PTA生产技术和工艺比较单一,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目前国内一些大部分国产化的在建PTA项目也都是以ICI技术为主,此技术相比BF-AMECO技术在节能降耗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
周向进说,到目前为止,国内除了一家在建企业技术自主外,其余企业的基本都是引进技术。从技术先进性来说,中国还是在追赶别人。
其次,PTA进口倾销严重,国内产业受到冲击。我国对PTA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剌激了进口量的不断增长,韩国、台湾、泰国、日本等都是主要进口来源地,其合计进口量从2005年的556万吨上升到2007年的63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比例也由2005年的85.5%上升到90.9%。对比不断上升的进口数量和比例,上述国家(地区)的进口价格则呈现相对下跌的趋势。
第三,需求明显大幅下滑,市场出现严重萎缩。2008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化纤生产和出口增速均大幅回落,对PTA等原料需求大幅下降,市场价格出现混乱。9月份以来更为明显。2008年7月到10月底,国际油价从140美元/桶暴跌至60~70美元/桶,化纤主要原料价格也大幅下跌,PTA从最高的9800元/吨降至5100元/吨,仅10月当月跌幅就达到了28%。
在PTA期货市场中,2008年上半年部分生产企业以及期货投资者过度地利用原油走势推涨PTA价格,创下历史新高,而整个下半年PTA价格大幅下跌,期间最高点与最低点的价差达到5000点以上,最大跌幅近60%。
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强烈冲击下,PTA产业同其他许多行业一样,进入了寒冬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