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出口纺企“减负”另一面 外商乘机压价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2-11 09:07:0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


  生意社2月11日讯 上周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纺织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将纺织业的出口退税率从14%上调到15%,希望给低谷中的出口企业“减负”。

  “对于这块补贴,客户也在虎视眈眈。”一家位于无锡的服装外贸企业负责人何女士说,外商得知出口退税率提高了一个点,他们紧接着把购买的价格也相应的下压,这部分利润相当于让给国外客户了。

  记者调查获悉,在出口形势不景气的背景下,出口退税率的上调未必能让相关企业尽享,而另一方面,目前仍在过渡期的质检新规,已经给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相关费用。

  被分享的补贴

  在纺织业振兴规划出台前,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表示,振兴规划中能够马上见效的政策主要还是提高出口退税率,其他的政策,相对来说更多还是停留在纲领性层面上,还需要更细的政策举措出台。

  来自中国第一纺织网的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如果2009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按照1∶6.5估算,本次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调至15%,将为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获得76亿元的退税额。不考虑其他变动因素,在企业实行25%所得税情况下,因出口退税调整将让纺织全行业增加约57亿元的净利润。

  但在全球需求萎缩、中国纺织企业议价能力较低的情况下,企业真正拿到手的利润很可能会大打折扣。

  何女士告诉记者,外商得知出口退税率提高了一个点,相应的也会把购买价格往下压。也就是说,这部分利润相当于让给国外客户了。“现在生意不好做啊,他们提出来我们也没办法。”

  汪前进也指出,当前外部市场在不断萎缩,正是纺织出口企业议价能力最弱的时候,所以政府对企业出口退税方面的补贴,40%到50%可能最终都会被国外客户夺走。

  事实上,出口退税从2008年下半年陆续上调2次,从11%调到14%,但从效果来看,对纺织行业出口的影响力度比较有限。

  汪前进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将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最终政府补贴给企业的这部分利润,还是会被外国客商夺走。而与此同时,政府还将为此付出高额的税收成本。

  质检新规加压

  与此同时,纺服出口的检验新规也让企业抱怨,“出口退税省的那些钱都还回去了。”

  2009年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2009年)》。新增纳入《法检目录》的产品中,近九成涉及纺织服装企业,这部分商品2007年出口额共计299亿美元,涉及出口企业近3万家。

  其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与质检总局进行了沟通和反映,质检总局方面称,此次政策出台较仓促,质检总局将对新增法检产品作进一步评估,过渡期后作必要调整。

  所谓过渡期,是指2009年6月30日前,企业在出口时,只需提前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申报、领取《出境货物通关单》,而无需交纳检验检疫费,7月1日起,将按总局有关规定正式实施检验检疫。

  2月9日,记者从商会方面获悉,本月底,商会将组织纺织出口企业再度与质检总局座谈,将企业的现状反映给质检总局,希望能够调整政策。

  但上海飞马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龙生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在过渡期内,新增货物的报关已经平添了一些间接费用,比如手续的申办和人力成本。过渡期后,如果政策不做调整,新政涉及到飞马约5000万元的货品,相应的出口检验成本将增加60万左右。

  上述无锡外贸企业负责人何女士告诉记者,新规意味着每出口一次,不论产品数量多少,都要先进行商检,“每次去上海报关时,都要交150元的费用”。

  “这些费用,不是按照出口额的多少来收,而是按照报关次数收取。这对小企业特别不利。”何女士强调说,小企业收到的单子往往量不大,但次数较频繁,分散的小单非常厉害。以公司为例,500多件的单子收得最多,几乎每两天就要去报一次关,“费用比出口退税提高(省去)的厉害多了。”何女士所在的外贸企业,一年的销售额为300万-500万美金,客户绝大部分位于欧美。

  纺织品下乡?

  在外需萎缩,而内需也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纺织业界认为,创造需求是振兴行业的关键要素。

  振兴行业规划中,也明确表示,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开发新产品,开拓农村市场。汪前进透露,其实行业协会曾有过提议,仿效此前的“家电下乡”,实施“纺织品下乡”的相关政策,以启动庞大的农村内需市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也表示,内需市场是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目前,我国农村市场纺织品服装消费依然很低。2008年,城镇居民每年衣着支出在1000块钱以上,农村却不到200块钱,基本上相当于城镇的五分之一左右。

  正基于此,汪前进认为,如果政府把用于补贴出口退税的几十个亿拿来推行“纺织品下乡”,“效果可能会更直接,更明显”。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要闻
进入要闻>>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