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张莉谈纺织振兴规划
生意社2月16日讯 继钢铁、汽车两大产业振兴规划率先通过国务院审议后,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个规划出台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能否使纺织行业摆脱目前的困境?对于纺织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何意义和作用?就此,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张莉。
解决当前问题与兼顾长远发展相结合
记者:非常感谢张莉司长接受我们的采访,国务院刚刚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个规划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制定的?
张莉:“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从研究制定到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但集中研究纺织行业问题很早就启动了。2007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蔓延,纺织工业的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出口严重萎缩、企业亏损严重、停产面不断增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多次批示要研究解决纺织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2008年我部两次上报国务院提出解决纺织行业突出问题的政策建议。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在纺织行业面临较大困难的关键时期,规划的出台对缓解纺织行业经济下滑趋势,促进行业尽早走出困境,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规划制定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规划?
张莉: 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是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三年期规划,既要解决当前行业突出困难,又要抓住调整机遇,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2008年上半年,随着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外需持续萎缩成为导致纺织工业困难逐步加剧的最主要矛盾。从国际市场看,纺织工业面临着外部需求继续减少、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的巨大压力;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市场也出现消费信心受挫,扩大内需压力增大,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严峻的国内外市场形势使纺织工业面临较高下行风险。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行业发展将会产生较大波动,亏损面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将进一步萎缩,从而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
无论是从应对当前严峻的形势,确保平稳增长的大局需要,还是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的重任出发,研究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应对措施,对稳定生产、稳定市场、稳定就业都是势在必行的。
规划的出台将有力提振行业信心
记者:今年,纺织行业仍在困境中艰难前行。现在国务院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个规划的实施对纺织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张莉: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极大地提振了行业的信心,当前,信心是比黄金更珍贵的东西。
首先,规划进一步强调了纺织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务院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强调纺织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对纺织行业广大干部职工是极大鼓舞,对行业重振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有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将缓解行业出口、下滑,利润锐减的困难,有利于改善纺织工业的发展环境。目前,纺织工业的贸易、投融资环境仍不乐观,规划的出台,对于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优势企业、重点产业发展和调整行业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规划中明确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再提高1个百分点,自去年四季度至今,已累计增加了4个百分点的出口退税。在财政面临诸多压力的情况下,再度提高纺织出口退税率实属不易,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传统产业民生产业的高度重视。
更为重要的是,规划明确了三年调整振兴的目标和重要任务,对于促进纺织行业加快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竞争力,实现由大变强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规划突出调整主线
记者: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有何特点?规划制定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张莉:规划突出了调整这条主线。调整振兴规划结合当前形势,针对行业突出问题,在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产业转移等方面都确定了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突出了开拓国内市场与稳定出口相结合,支持重点企业与支持中小企业相结合,实施技术改造与淘汰落后相结合,结构调整与优化区域布局相结合等统筹兼顾的原则。
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和开拓出口市场。我国纺织出口依存度在30%左右,国际需求的萎缩对纺织行业造成严重冲击。要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逐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要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扩大其在建筑、交通、环保、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培育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点和消费热点。但内需扩大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前内需增长难以弥补出口萎缩造成的影响,就业已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因此,开拓出口仍是保持纺织稳定增长的主要方面,全行业还需要大力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确保出口的基本稳定。
第二要加强技术改造。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纺织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三分之一的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还有不少设备效率低、质量差、自动化程度低,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是优化存量的重点。技术改造要与淘汰落后相结合,推进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落后能力的尽快退出。要加快对传统纺纱、织造、印染等行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满足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
第三是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把自主品牌建设放在纺织调整振兴的突出位置,是三年规划的一大亮点。我国是纺织品服装制造大国,但是品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高档纺织品服装市场大多被国外品牌占据,出口产品以贴牌加工为主,营销渠道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在全球纺织品服装产业链中始终处于低端,要实现由纺织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必须推进产业升级,加强研发设计创新和营销渠道建设,培育自主品牌,提高纺织品服装在市场的控制力,增加市场话语权。
第四是优化区域布局。目前,我国纺织制造业的80%集中在沿海,中西部发展滞后,区域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目前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等要素已经受到明显制约,2008年中西部地区纺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超过了30%,而东部下降了2%,纺织产业转移已经初露端倪。应抓住当前时机,支持东部产业提升,发挥其人才、市场、技术等优势,重点发展纺织高新技术,并向产业链的研发和品牌营销两头延伸,并加快将传统加工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应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传统加工业;从而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业格局。
作为工业行业管理部门,组织和实施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我部责无旁贷的职责。我们将认真履行三定职能,与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认真组织、大力推动规划的实施和落实,促进纺织行业更好发展。(陆健)
解决当前问题与兼顾长远发展相结合
记者:非常感谢张莉司长接受我们的采访,国务院刚刚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个规划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制定的?
张莉:“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从研究制定到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但集中研究纺织行业问题很早就启动了。2007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蔓延,纺织工业的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出口严重萎缩、企业亏损严重、停产面不断增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多次批示要研究解决纺织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2008年我部两次上报国务院提出解决纺织行业突出问题的政策建议。2008年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在纺织行业面临较大困难的关键时期,规划的出台对缓解纺织行业经济下滑趋势,促进行业尽早走出困境,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规划制定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规划?
张莉: 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是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三年期规划,既要解决当前行业突出困难,又要抓住调整机遇,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2008年上半年,随着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外需持续萎缩成为导致纺织工业困难逐步加剧的最主要矛盾。从国际市场看,纺织工业面临着外部需求继续减少、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的巨大压力;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市场也出现消费信心受挫,扩大内需压力增大,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严峻的国内外市场形势使纺织工业面临较高下行风险。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行业发展将会产生较大波动,亏损面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将进一步萎缩,从而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
无论是从应对当前严峻的形势,确保平稳增长的大局需要,还是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的重任出发,研究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应对措施,对稳定生产、稳定市场、稳定就业都是势在必行的。
规划的出台将有力提振行业信心
记者:今年,纺织行业仍在困境中艰难前行。现在国务院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个规划的实施对纺织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张莉: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极大地提振了行业的信心,当前,信心是比黄金更珍贵的东西。
首先,规划进一步强调了纺织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务院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强调纺织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对纺织行业广大干部职工是极大鼓舞,对行业重振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有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将缓解行业出口、下滑,利润锐减的困难,有利于改善纺织工业的发展环境。目前,纺织工业的贸易、投融资环境仍不乐观,规划的出台,对于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优势企业、重点产业发展和调整行业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规划中明确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再提高1个百分点,自去年四季度至今,已累计增加了4个百分点的出口退税。在财政面临诸多压力的情况下,再度提高纺织出口退税率实属不易,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传统产业民生产业的高度重视。
更为重要的是,规划明确了三年调整振兴的目标和重要任务,对于促进纺织行业加快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竞争力,实现由大变强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规划突出调整主线
记者: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有何特点?规划制定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张莉:规划突出了调整这条主线。调整振兴规划结合当前形势,针对行业突出问题,在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产业转移等方面都确定了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突出了开拓国内市场与稳定出口相结合,支持重点企业与支持中小企业相结合,实施技术改造与淘汰落后相结合,结构调整与优化区域布局相结合等统筹兼顾的原则。
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和开拓出口市场。我国纺织出口依存度在30%左右,国际需求的萎缩对纺织行业造成严重冲击。要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逐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要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扩大其在建筑、交通、环保、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培育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点和消费热点。但内需扩大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前内需增长难以弥补出口萎缩造成的影响,就业已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因此,开拓出口仍是保持纺织稳定增长的主要方面,全行业还需要大力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确保出口的基本稳定。
第二要加强技术改造。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纺织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三分之一的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还有不少设备效率低、质量差、自动化程度低,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是优化存量的重点。技术改造要与淘汰落后相结合,推进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落后能力的尽快退出。要加快对传统纺纱、织造、印染等行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满足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
第三是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把自主品牌建设放在纺织调整振兴的突出位置,是三年规划的一大亮点。我国是纺织品服装制造大国,但是品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高档纺织品服装市场大多被国外品牌占据,出口产品以贴牌加工为主,营销渠道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在全球纺织品服装产业链中始终处于低端,要实现由纺织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必须推进产业升级,加强研发设计创新和营销渠道建设,培育自主品牌,提高纺织品服装在市场的控制力,增加市场话语权。
第四是优化区域布局。目前,我国纺织制造业的80%集中在沿海,中西部发展滞后,区域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目前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等要素已经受到明显制约,2008年中西部地区纺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超过了30%,而东部下降了2%,纺织产业转移已经初露端倪。应抓住当前时机,支持东部产业提升,发挥其人才、市场、技术等优势,重点发展纺织高新技术,并向产业链的研发和品牌营销两头延伸,并加快将传统加工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应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传统加工业;从而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业格局。
作为工业行业管理部门,组织和实施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我部责无旁贷的职责。我们将认真履行三定职能,与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认真组织、大力推动规划的实施和落实,促进纺织行业更好发展。(陆健)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