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黑心棉”作坊暗藏深圳郊外果林 用旧棉被加工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2-17 09:31:52  来源:嘻嘻网 收藏

黑心棉被

成本极低利润惊人

一位经销正规棉制品的店主感叹,黑心棉被成本极低而且利润惊人,每床不到10元,却可以卖到二三十元,。他说买这种棉被的大多是在外打工者,因为经济能力、流动频繁等各种原因,他们买被子时只图便宜。现在相关部门对高校被褥把关较严,虽然影响了部分销路,但销量依然可观,旺季时每天能卖几十床。

什么是黑心棉?

所谓黑心棉是絮用纤维制品禁止使用的原料的俗称。

是指用其生产加工的产品不符合GB18383-2001要求的物质。包括:纤维性工业下脚料、医用纤维性废旧物、再生纤维状物质、废旧服装及其它废旧纤维制品等。因为这些物质有危及人体健康的不合理因素,所以一律严禁用于生产加工絮用纤维制品(包括以絮用纤维为填充物的床上用品)。

如何辨别黑心棉?

辨别误区

消费者辨别一种絮用纤维制品(包括床上用品)中有无黑心棉,首先要走出以下3个误区:

1、认为絮用填充物颜色不黑就不是黑心棉;

2、认为絮用填充物卫生合格就不是黑心棉;

3、轻信絮用纤维制品生产企业的种种宣传。

少数絮用纤维制品生产企业为了推销产品,常常宣称自己产品获得过XX认证标志或名优标志,符合XX行业标准,全国许多同行企业都在执行这个行业标准等等,消费者面对这样的宣传一定要审慎行事。这里所说的行业标准是1999年颁布实施的轻工业标准,该标准对絮用填充物未作详细规定;而2001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对絮用填充物却提出了严格要求。少数企业为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全然不顾消费者的利益,故意回避严格的国家标准而只执行一般的行业标准。由于消费者不了解情况所以极易受到蒙蔽,结果往往是花了高价却买到劣质产品。

辨别原则

辨别黑心棉最重要的决定性原则是:看产品的填充物中是否使用了禁用原料。用了必然有黑心棉,没用则自然没有黑心棉。那么什么是禁用原料呢? GB18383-2001《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的配套规定,《絮用纤维制品禁止使用原料管理办法》中列举以下四种物质为禁用原料:

1、纤维性工业下脚料

纤维加工、服装加工、其他纤维制品加工中的下脚料。包括棉短绒、不孕籽回收棉、落地棉、废纱、边脚料等。

2、医用纤维性废弃物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过,不应再重重复使用的各类纤维制品。包括:已用过的脱脂棉,脱质纱布等医用敷料,应淘汰的医患人员衣物,絮用纤维制品及其他纤维制品。

3、再生纤维性物质

将工业下脚料,回收废旧服装及其他废旧纤维制品等进行斩碎、开松、漂洗等方式简单加工的絮状纤维物质。

4、废旧服装及废旧纤维制品

因穿着使用或存放一定时间以后,已丧失或降低原使用价值被淘汰、丢弃的服饰絮用纤维制品及其他纤维制品。

黑心棉的危害

黑心棉的主要危害在于短棉絮超标以及原料中掺杂工业废料。

短棉絮是指长度不超过16毫米的纤维棉,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很容易穿透棉产品的面料飘浮于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能诱发哮喘、呼吸道等疾病;工业废料是指纺织厂、制衣厂在生产过程中用剩的下脚料。

另外,旧衣服、用过的棉胎等生活垃圾加工出来的“再生棉絮”一般也被列入工业废料行列。这类劣质棉类制品由于未经严格消毒,很可能成为细菌的“温床”,人的皮肤接触后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轻则出现红色斑点,感觉瘙痒,重则会导致牛皮癣等皮肤顽疾,甚至产生中毒反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黑心棉  棉被  加工  行业管理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