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羊绒企业遭遇出口寒流
生意社2月19日讯 日前从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传来消息,2008年,内蒙古羊绒衫生产企业遭遇出口“寒流”,全年共出口羊绒衫、羊毛衫2862批、545.9万件,出口量降幅高达33.8%;出口总值为19.72亿元,同比下降27%。
羊绒衫、羊毛衫由此也成为内蒙古出口值降幅最大的轻纺类产品,其出口量降至纺织品配额取消以来最低的一年。其中,向日本、美国的出口量减少最多,降幅分别高达56.3%、31.8%。
究其原因,不乏有业内人士所称的受人民币升值、全球金融危机等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内蒙古羊绒业自身“修道”不足,品牌的缺失、国际议价权的丧失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品牌缺失
素有世界“羊绒之乡”之称的内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羊绒生产加工基地,生产的羊绒制品占全国的70%,世界的50%。
来自内蒙古农牧业厅的数字显示,目前内蒙古年销售收入上百万元的羊绒加工企业有58家,其中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主要产品是无毛绒和羊绒衫,并涌现出鄂尔多斯、鹿王、维信、东达、兆君等知名羊绒品牌。
然而,这些品牌却并未在国际上叫响,内蒙古羊绒制品都是以“贴牌生产”的身份进入国际市场的,就连“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这样的大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后也大都改换成别的牌子。闻名世界的“羊绒之乡”,实际上成为了国外知名企业产品的加工车间。
业内人士也深深认识到这个问题。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一位负责人在“中国羊绒主流品牌峰会”上认为,品牌的缺失是羊绒业的硬伤。
国外的专家曾经指出,内蒙古羊绒产品质量与国际上羊绒产品质量没有大的差异,但由于没有一个响亮的牌子,使产品停留在低价位上。
中国羊绒业在国际上品牌缺失的另一个原因是,假冒伪劣商品的冲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