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财税金融政策让纺织行业出现生机
“规划通过是个好消息!我们都在期待细则的出台。”
生意社2月19日讯 作为浙江天长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兴昌在春节期间一直牵挂着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后,自己的企业能享受到什么优惠政策。“规划通过是个好消息!我们都在期待细则的出台。”王兴昌在接受《中国会计报》采访时表示。
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之所以在纺织产业界产生巨大反响,主要是其中包含了三大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改造、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
调整出口退税率直增利润
这次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到15%,是继2008年两次上调纺织品退税率后的第三次上调。调整出口退税率最能产生立竿见影之效,去年下半年以来,也被政策制定者屡屡使用。
据国泰君安报告测算,本次出口退税调整,可增加纺织行业2009年利润250亿元,占行业利润总额的20%以上。
王兴昌的公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虽然税率提升幅度低于业界普遍预计的3个百分点,但这已让他大大松了一口气。去年他的企业出口受到严重打击,公司效益直线下滑,要不是前几年积了点老本,企业可能已经倒下了。
“1个百分点的确不多,出口1米布也就能多挣1―2毛钱,但毕竟能够缓解一下压力,以待情况好转。
我正在考虑产品技术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更有效对抗风险。”王兴昌如此打算。
王兴昌公司的现状就是眼下整个纺织行业的缩影。这可能正是国家再次调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的初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院杨建国对此有这样的理解,提高1个百分点对企业的利润影响并不是太大,但是企业就此增加了降价空间,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渡过眼下的难关。
“但没有提高到预计的17%,又说明国家对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很显然国家高层并不打算将出口退税率调整作为改变纺织业现状的主要手段,产业升级、企业做大等才是政府想看到的。”杨建国表示。
专项资金足够诱惑
“规划里说要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改造,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我们生产的环保纤维就属于高新技术纤维。”河南好又亮环保纺织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琳精准地找到了规划中适于自己企业的利好条款。
好又亮环保纺织有限公司经营状况一直很好,但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拖累,在向银行贷款时还是吃了闭门羹。
马琳表示,一旦经济形势不对头,银行就惜贷,而一般的纺织公司盘子相对比较小,银行认为贷款的风险比较大。此次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让这些正在进行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的纺织企业很受鼓舞。
科技企业与品牌企业或许代表了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杨建国介绍,目前,这些企业在进一步升级、扩能或兼并中,更需要鼓励和扶持,因此规划中的第二、三条都突出了国家对这一类企业的认可,明确给予相应优惠,体现了国家“扶优助强”的态度。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中并没有规定支持纺织业技术革新专项资金的明确数额,规划鼓励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也有待具体政策的落实。因此马琳正关注如何落实专项资金的相关细则的出台。
行业兼并重组蓄势待发
规划提出,要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对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给予优惠支持。
杨建国认为,政府已表示出明显的扶强弃弱倾向,支持企业大鱼吃小鱼。
据了解,之前倒闭的纺织企业多数属于拥有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企业,这类企业只能生产低质量的纺织品,主要是靠数量取胜。即使有企业有心更新设备搞产业升级,也会因为资金紧张望而却步,最后也只能倒闭或被兼并。
经营状况较好的公司则遵循另一条发展路线。这些企业早已开始自身的产业升级和自主品牌的开发,而且已经颇见成效。
该项优惠政策的出台无疑为上述两种企业提供了一支优化组合的催化剂。
河南某纺织企业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向记者透露,“我们公司去年年底就打算收购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型纺企,现在国家又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收购步伐已经在加快。”作为行业自身来讲,纺织企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走规模化、多元化经营路线。这位负责人说,“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要加强兼并整合的力度,不断扩张,兼并同类小企业,从而提高行业集中度、整合优势资源、推动行业向集约化发展。”但也有企业表示对兼并一事兴趣不大。在纺织行业颇有影响的山东孚日集团董秘王进刚认为,兼并这些困难企业也是赔本买卖。落后企业陈旧的机器设备都应该是要被淘汰的,即使孚日集团兼并过来也是无用,而且公司并不想以规模取胜,因此并无兼并重组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