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进口有待扩内需政策提振
生意社2月19日讯 随着中国企业的库存减少、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效果显现,进口数据会在未来几个月好转,进口也将成为标志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先行指标。
中国连续几个月进口额的大幅下跌,一方面显示出拉动内需的政策尚未让进口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高贸易顺差可能引来更多的双边贸易摩擦和责难。
海关总署17日公布了对去年下半年的进口预警情况报告。从去年10月起,进口量和进口值明显偏少和过少的产品增多,去年最后两个月,这些产品的数量超过了进口量、值正常的产品。
“如果说进口值下跌,一部分原因是国际商品价格下滑,那么进口量的下降就肯定是受中国目前经济情况的影响了。拉动内需的政策目前还没有在进口原材料等商品数据上反映出效果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黄晓玲教授告诉记者。
据海关之前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全国出口额同比下降17.5%,进口额同比下降43.1%,贸易顺差达391亿美元,其中进口额、出口额均已连续第3个月下降。
在引起海关总署关注的产品中包括大豆,其进口均价去年下半年呈“前高后低”的状态,8月份创出661.5美元/吨的历史新高后连续下滑,且探低的幅度逐月加大。12月,大豆的进口均价以423.9美元/吨“收官”,同比下降14.5%,单月进口均价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有专家指出,当中国企业的库存逐渐减少,且中国政府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效果显现后,进口数据会在未来几个月有所好转,进口也将成为标志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先行指标。
然而,如果进口继续大幅下跌,单月外贸顺差将持续维持高位,而这已经引起一些包括人民币汇率领域在内的国际“挑衅”。
17日,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就中国在全球经济危机中的作用及未来走向听取专家意见。会上,美国国会议员和作证的专家们形成了明显的对立,部分议员和证人强烈指责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并试图将美国经济泡沫归咎于中美贸易不平衡。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昨天发布的分析报告认为,根据测算,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和服务338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达到710亿美元,因此中国在中美贸易中的顺差依然达到2670亿美元。尽管目前美国经济衰退极大影响了该国的进口,但在中国贸易中,美国对中国产品和服务依然是净进口。
报告称,汇率问题依然是中美争议的焦点,目前中国政府的愿望是人民币对美元保持稳定,而这也可能继续引发美国方面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