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中国纺织企业须警惕日本市场衰退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2-24 09:06:16  来源:世华财讯 收藏

  生意社2月24日讯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美国是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对于其市场状况,不少中国纺织企业可能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但对日本市场的萎缩可能预料不足,须提高警惕。

  据中国纺织报2月23日报道,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初步统计,09年1月,美国从中国进口222类针织布2,843万平方米,比08年同期增长了118.7%。此外,339类棉质女式针织衬衫、639类化纤制女式针织衬衫等类别的增长在50%以上。

  尽管新年伊始,中国纺织服装对美出口不再受配额限制,针织品对美出口迎来开门红,但企业对于09年针织的外销市场普遍不看好,主要缘于对深受危机影响的针织出口市场的消费能力产生巨大困惑。欧盟、美国、日本是中国针织品前三大出口市场,三地区针织品需求情况直接决定2009年中国针织品出口增速。

  业界专家指出,09年1月份的数据不能反映中国全年的针织出口情况。根据各国公布的零售、进口数据,受次贷危机影响,2008年,美国、欧盟衣着类零售额增速开始回落,进口增速有所下滑。以此为基础,考虑到美国、欧盟在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中的地位,2009年全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不容乐观,减速大概在5%左右(以美元计价),其中包含针织品。

  北京铜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哲明表示:“公司09年的订单情况不稳定,实际生产与打样相比,或减量或取消。公司出口日本的针织品09年订货数量是08年的90%,欧美09年的订货数量仅占08年的60%;08年,销售金额日本与欧美各占一半,09年日本能占到六七成,此变化主要与欧美市场的订单数量锐减有关。”

  但专家认为,日本市场的衰退更值得警惕,因为美国是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对于其市场状况,不少企业可能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对日本市场的萎缩可能预料不足,而日本在中国的外销中占了很大比重。

  济南元首针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姜路明介绍:“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和日本市场的针织品购买能力下降,加之市场前期采购的产品积压,外商下单更加谨慎,下单时间短,压缩货期。与08年同期相比,公司09年一二月份订单量下降了10%至20%,产品单价下降了5%至10%。”

  据山东枣庄纺织服装协会会长汪永祥介绍,山东省有近一半的纺织服装出口日本,枣庄地区有60%的纺织服装出口日本,但金融危机以来,枣庄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日本市场占比25%左右。与此同时,日本的出口门槛提高。

  他建议出口日本的针织企业,在当前应当注意四点:

  一是日本经济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消费水平明显下降,目前,与2008年10月相比,下降30%左右。

  二是由于中国与日本的历史原因,有一部分社会势力害怕中国经济强大,个别部门号召国民购买日本纺织产品,强调采购商如采购中国纺织品政府不予补贴,采购其它国家的纺织产品政府给予补贴。

  三是订单比08年同期减少50%,纺织产品价格明显下滑。

  四是企业要讲诚信、讲质量,要有防范风险意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日本的索赔相当厉害。因此,要把工作做细,要高度警惕商业欺诈,坚持款到发货。

  在全球金融市场萎缩带来消费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外向型针织企业所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即便如此,只有继续坚持稳固和拓展外销市场,才能保证在此轮金融危机中存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订单  纺织企业  金融危机  配额  针织品  国际观察  预警提示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要闻
进入要闻>>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