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产业西移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生意社2月24日讯 在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扩大内需政策的引导下,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量纺织服装企业加快了“西进”的步伐,纷纷在中西部地区设厂。但是,由于中西部地区资源欠缺导致了一些问题出现,将会给西进的企业造成麻烦。
目前,纺织服装企业特别是成衣生产企业在中西部投资建厂要想缩短产品与销地的距离,快速回应客户需求等等,仍然不现实。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已先期在我国最大商品棉生产基地阿克苏投资的香港久久棉业才把在当地生产出的棉片运到山东的印染厂,进一步加工、销售。
但,这就遇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运费成本。长距离的运输成本将大大抵消投资新疆等中西部地区的优势。内地棉纺企业纷纷到新疆棉花产地投资,但棉纱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在很大程度上困扰这些企业。新疆棉花外运执行的是农产品的运输价格,棉纱执行的却是工业品运价;相同的车皮可以装载43吨棉花,运棉纱只能装载30吨。以乌鲁木齐到广州的棉花和棉纱运价为例,平均每吨棉花运价不到400元,而每吨纱的运价却近700元,外运成本远远高于棉花。
另一方面,我国比较成熟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他们承载着消化企业产品,反馈市场信息的重要任务。当企业转移到西部之后,服装产品要通过长途运输到达服装市场,不但增加了运输成本,同时,也会削弱服装市场反馈信息的能力。延长企业随机应变的时间。
对西进中各种“利好”与“利空”因素,到中西部投资的纺织服装企业要积极寻找对策。针对长途运输抬高成本的问题,雅戈尔集团喀什棉纺织厂总经理徐志武说,企业要逐渐加强对高端产品的开发,用产品的高附加值抵消运输成本。
第二个解决办法是在西部地区建立大规模的服装集散地。
目前,我国一些新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将面临资金、招商和运营的压力,一些传统、品牌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也将迎来新的转型、提升和创新的机遇。
在市场转移方面:一是品牌、服务和商户的转移:比如,浙江义乌市场的管理、服务、品牌和商户向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全国标有义乌的市场已经近20个;另外,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等,也都在向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实现品牌、服务和商户的转移;二是市场建设的转移:比如广东华南城集团在广东建设华南城工业原材料专业市场之后,又大举在辽宁的铁岭投资建设超百万米的东北物流城。在北京、在天津、在安徽等地区,这类的专业市场已经成为市场转移的领跑者。
面对着中国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巨大的纺织服装消费市场,一大把网站建议,应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专业市场,缩短中西部服装企业的产品从生产到终端的流通周期和成本;同时还能使企业迅速得到市场的反馈,改进生产;另外中西部地区商业地产几个相比沿海地区偏低,可以降低服装专业市场的运营成本,可谓一箭三雕。
中国的内需市场正在成为新的市场热点,扩大内需市场将成为纺织服装全行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跨区域的双向转移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承担着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未来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