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丝协:丝绸业将比其他行业更快走出困境
抓住机遇渡难关
目前,我国丝绸行业仍处于发展困境期,出口已连续3年负增长,生产增长步伐持续放缓,亏损面有所扩大,行业利润下滑明显。除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外,长期偏低的茧丝价格也是导致这一困境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蚕茧收购价格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毁桑弃养现象有所加重。价格偏低,相应的其产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对稳定我国丝绸产业基础十分不利。另外,丝绸企业规模小,出口不畅,库存增加,融资难,很多企业面临资金断裂的经营窘境。再有,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加上能源、劳动力、环保等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茧丝价格与成本倒挂现象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改观。
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中国丝绸协会认为,尽管目前茧丝绸行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但我们要看到支撑我国茧丝绸业预期能比其他行业更快、更早地走出困境的积极因素。在当前形势下,关键是要提振信心,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共同努力尽快走出困境。
首先,近年来我国茧丝价格基本平稳,且一直处于低位运行,为企业效益回升打下基础。在2008年9月之前生丝价格基本在18万元/吨左右低位徘徊,总体上运行平稳;但在2008年10月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生丝价格快速走低,大大缓解了企业成本上涨的压力。另外,全行业在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挖掘市场潜力,有效控制了蚕桑盲目扩张的趋势。2008年,全国蚕种发种量1804.18万张,同比减少16.6%;蚕茧生产量68.49万吨,同比减少12.4%。蚕茧产量的适度下降对抑止前几年蚕茧生产发展过快的势头非常有利,可以有效改善当前茧丝原料供应偏多的状况,利于行业长期稳定发展。
其次,市场的供求关系也有利于行业的逐步回暖。一方面,现在茧丝价格已降到多年以来最低,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影响,2009年春茧种桑养蚕的规模比预期会相应减少,市场供应势必减少,供大于求的矛盾可以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促进茧丝价格逐步回升;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和需求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丝绸内衣、丝绸家纺及蚕丝被等耗丝量大的产品需求量稳步攀升,特别是浙江、江苏、辽宁、湖北等地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蚕丝被生产基地,对消化过多的蚕丝原料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当生丝价格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刺激面料生产企业更多地采用蚕丝代替化纤作为重要加工原料,以提高产品档次和价格。
第三,政府部门正积极研究防止行业整体利益萎缩、避免出口市场大幅下滑。随着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等措施的展开,必将对茧丝绸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谨慎采取应对措施
面对当前极为严峻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新的一年里,中国丝绸协会呼吁业内相关方面要客观认识丝绸行情,理性判断产销形势,谨慎采取应对措施,提振信心,共渡难关,尽量降低这次危机给行业带来的损害。
在协会服务方面,中国丝绸协会将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和措施,把握机遇,争取和创造条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增强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挖掘丝绸文化内涵,积极培育市场,继续保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完善行业管理体系,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茧丝交易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档丝绸标志的推广是一项长期任务,2009年,协会将继续做好高档丝绸标志工作,有选择性地对部分高档丝绸标志企业及产品进行抽查抽检,严把质量关和信誉关,维护高档丝绸标志的权威和声誉。
在政策方面,中国丝绸协会将建议国家尽快解决缫丝企业多年增值税高征低扣等问题,切实减轻企业税赋困难;建议国家加大对中小型丝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确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建议国家在帮助企业提高装备水平、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提升丝绸终端产品质量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中国丝绸协会号召全体茧丝绸企业齐心协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果敢创新,共渡难关,相信具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茧丝绸业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