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规划相继落地 长三角迎“整合春天”
编者按:
早春三月,整个中国的目光,投向北京。
生意社2月27日讯 2009年的中国,如何冲破经济下行?全球性的动荡,又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挑战和机遇?经济波动中的政府,如何定位,如何深化改革?食品安全、就业、“三农”如何破局?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动力又在哪里?环保及清洁能源革命,中国能否占领未来竞争高地……
从今天开始,《第一财经日报》将陆续推出“两会1+1”特别报道,就这些关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重要话题,与您一起思考,一起探索。
在纺织行业里“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赵林中情怀不改。3月2日,他将带着一份关于纺织业能否达到“无税出口”标准的建议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
“现在是心要热,头脑要冷静,”谈及已经出炉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位年届花甲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4.21,-0.39,-8.48%)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在电话中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规划总体上给纺织企业提振了信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纺织振兴规划“不解渴”
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在赵林中看来,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但是,这还不够,规划依然有提升的空间,”赵林中说,“这次全国两会期间,我的建议是进一步提高纺织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征17返17,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无税出口’。”
去年,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赵林中曾经使用了一个全国人大代表的专用信封,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应从民生的高度定位纺织产业,而不是轻易断定为‘夕阳产业’、‘过剩产业’,任其自生自灭。”
“每个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有十个专用信封可以使用,作为‘直通车’,我很珍惜这个‘特权’,要用它们反映基层的声音。”赵林中说,“在这份规划出台之前,发改委、工信部的同志也曾经来电征询过我的意见和建议,我这个‘老纺织’也提了些想法。”
《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正式落地,其中“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从14%上调至15%”这项财税支持政策,也成为短期可以见效的举措之一。来自海关总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服装出口105.1亿美元,增长5.7%。
然而,业界人士认为,短期内1%的税率优惠力度,难解欧美市场需求下滑之苦,诸多企业忧虑难消。
“还要一两月后才能看出来市场好坏,现在年初本来就是纺织业的淡季,没什么单子可做。”苏州工业园区天源服装有限公司业务员王强说。
赵林中在全国两会期间准备提交的建议中也表示,虽然1%出口退税率的提高能为整个纺织行业带来实际利益,但整个纺织行业的现状短期内还很难改变。
“1%的上调对企业无疑是杯水车薪,市场对此的普遍反映是‘不解渴’、力度不够,不能切实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企业期待更多具体的措施、更大的扶持力度。”赵林中表示。
钢铁行业期待“小阳春”
受这场持续蔓延的金融危机冲击,我国钢铁行业也在去年出现市场萎缩、价格下跌、行业整体亏损的状况。
2月15日,《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炉一个月之后,无锡友谊钢贸城第二市场低调举行了一场开业典礼,长三角地区主要钢贸企业负责人纷纷赶赴这场聚会。作为最能感知市场冷暖的钢贸企业,他们开始期待产业振兴规划能够成为整个行业复苏的“小阳春”。
“春节前后走货情况还是不太好,去年我们都不敢囤货,现在你看到的这些钢材是春节之前还没走完的。”无锡宝鑫钢铁建材仓储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世凡指着友谊钢贸城一期市场内堆放的板材对本报记者表示。
目前,长三角地区钢贸产业已形成一个以上海为中心,向江浙两翼拓展的商圈,集聚了110余家大中型钢铁现货市场。但是,由于缺少定价权,诸多钢材贸易商在上下游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存。
在江都保盛钢材交易市场董事长刘晨曦看来,产业振兴规划的出炉,国家4万亿投资经济刺激计划,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都成为钢铁产业的利好消息。
“订单肯定比往年好了。”刘晨曦依然带着几分忧虑表示,“但是,价格上只是开春略有涨势,现在还是在不断下降。”
然而,相继出台的利好消息让刘晨曦对未来市场空间充满企盼,他认为,现在要结合政府的政策和当地产业链,加大整合力度。
“我们这边的主要产业链就是船舶和汽车制造业,现在正准备配合这方面的产业发展,整合本地的一些初具规模的钢材经营商,”刘晨曦说,“一个是它初具规模,一个是它本身都有一个固定的销售渠道,我们把它拉进我们的市场,再配合他们共同把市场做大做强。”
陈世凡也在寻找新的空间。“金融危机的冲击让钢贸行业这场生存战变得更加激烈了,现在产业振兴规划出来了,我们预期也比以前好很多,去年还是很悲观的,”陈世凡说,“我们现在也鼓励市场中的企业,往高附加值产品转型,虽然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本报实习记者刘夏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