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业纺织集团: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法宝
生意社3月2日讯 面对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齐鲁宏业凭借过硬的内功稳步前行。
不到位于商河的厂区很难相信,宏业纺织集团的办公室仍旧在低矮的平房中。
进了厂区也很难相信,纺织车间里仍然是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迅即而凶猛的金融海啸在这里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8年来没分过一次红,大把的钱都花在搞技术创新、改造和添设备上了。”齐鲁宏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汉典这样告诉记者,“任何时候,创新都是企业生存的法宝。”
出口的大门关上了就打开内销的大门
在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纺织业首当其冲。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纺织工业是一个外向依存度较高的产业,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创汇的15%,贸易顺差占全国贸易顺差的60%,国际贸易额占全球纺织贸易额的30%。
金融危机下,国内众多依赖出口的纺织企业生产大幅下滑,效益一落千丈,宏业纺织也未能独善其身。“2007年,公司出口额大概在1500万美元,利润有1000多万人民币。而到了去年,出口额也在1000万美元以上,最后算了算,才130多万元的赚头。和同行业其他企业比,没赔钱就不错了。”从去年以来,李汉典就预感到国际贸易的风险性,同时由于国外订单压价越来越严重,国际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现在也不是没有国际订单,而是价格压得太低了,接了就赔钱,所以有些单子直接就推掉了。”看着国际市场日渐萎缩,李汉典决定把营销重点及时调整到内销上来,瞄准国内尤其是省内高端客户,以及外资企业要求产品档次较高的独合资企业,主动出击做好促销工作。“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快得到客户的认可。调整战略后,国内订单纷至沓来,产品非常畅销。”李汉典说,“春节过后,听说不少同行因为无活可干,干脆到现在连门都没开,我们却是所有机器满负荷运转,订单一直排到了3月底。”
不舍得盖楼,技术改造却毫不含糊
国际需求一萎缩,外向型的纺织企业都把目光瞄准了国内,竞争异常激烈,宏业纺织凭什么能接到大把的订单?对于这个问题,李汉典笑着说,“危机不是一天两天就来了,企业的竞争力更不是说提高就提高了,在别人挣了钱忙着分红的时候,我们却把钱用来搞创新、搞技改了。要是等到现在才动手,恐怕早就饿肚子了。”
李汉典说,从2000年企业改制以来,公司就没有分过一次红。“别说分红,就连盖办公楼我们都没舍得。”别看他的办公室还在“寒酸”的小平房里,可买起设备来,李汉典出手却相当阔绰。
国内最好的棉纺锭不过30多元一个,他狠了狠心,一下从国外进口了25万个,每个136元。仅此一项,公司就多花了2000多万元。但李汉典心里盘算的是:设备好了,产品质量才能上去,附加值也就高了。“有的产品一吨就能多卖几千块钱。”“从2005年到现在,我们陆续投入了近9000万元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危机来了,这些投入的效果就更明显了。比如,我们正在实施的‘无规律竹节纱线’项目,在全国也不过两三家竞争对手。这不,刚刚接到了福建一家企业2500吨的订单,税后净利润还能达到10%以上。”
今年年初,宏业纺织还和日本一家企业合资开发了柔软纱,这种产品手感极其细腻,专门用于高档内衣的针织,在国内尚属首家。目前,这种柔软纱已经在日本制作了样品,很快即可推向市场。李汉典透露说,这种产品的定价权在中方,产品附加值比一般产品要高得多,而且宏业已经和日本方面签订了10年的合同……
李汉典是“花钱”的高手,更是省钱的行家。作为用电大户,宏业纺织平均每产一吨纱耗电在4000度左右,一年算下来,就要用掉9000多万度电。“本来一家台湾企业开价1600万,对公司内部水电系统进行节能改造。结果我们自己就把这事给办了,才花了800多万。”李汉典说,仅电费一项,一年就可节电1400多万度,节约成本800多万元。
稳定职工队伍是做好产品的前提
对于纺织企业所面临的形势,李汉典认为2009年将是最困难的一年。随着国家纺织工业振兴计划细则的出台和落实,纺织业将得到喘息的机会,市场也会慢慢恢复。“但就目前而言,企业最重要的是先活下来,想实现多少利润是不现实的。”李汉典说,在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应该千方百计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公司有订单、有活干,保证员工不下岗、不失业。企业能运转,工人就有饭吃。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紧迫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是满负荷生产,没有裁减一名员工,并且随着订单的增多,我们还增加了部分生产能力,新招了120多名员工。”李汉典说,虽然和危机之前比,公司利润有所下降,但公司不但没有给工人减薪,去年每人每月还涨了100元的工资。不仅如此,对选出的几百名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每人每月还能分别领到200元和100元的技术津贴。“对纺织企业来说,拥有熟练的工人、尤其是熟练的技术工人是非常重要的。越是在这个时候,企业越需要凝聚力,越需要让大家有共渡难关的信心。”李汉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