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纺协16省密集调研 纺织业出口退税或回调至17%
生意社3月3日讯 “调研组已经回来了,今天下午开会交流各自调研了解到的情况。”3月2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杨纪朝告诉本报记者。
此前,纺织业振兴规划出炉后,中纺协派出多路人马,对全国16个省、145个纺织试点产业集群进行了大规模实地调研。由于调研时间发生在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实施细则公布之前,此次调研备受关注。
本报记者从中纺协获悉,振兴规划出台之后,国家针对纺织服装行业的扶持政策并未出尽。下一步,出口退税率的进一步上调,以及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各项措施或将陆续出台。
摸底纺织集群
“调研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在于订单下滑、开工不足和融资难几个方面。但2009年开年的状况还比较平稳,员工返工率和设备开台率等几个指标都还不错。”一位与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她还透露,由于各地汇总的数据出现一些不合,本来今天能结束的交流会议可能需要推迟几日,重新汇统。
从中纺协此前发布的通知看,这次调研的目的旨在具体了解纺织服装企业2008年以来的运营状况,2009年的生产、订单、市场方面的预期,中央扶持纺织行业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产业集群地区的发展规划设想和安排。
“各纺织产业集群地聚集了大量的中小企业,中国纺织业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须解决中小企业问题,所以,本次调研的重点选在了各纺织集群地。”杨纪朝表示。
中纺协为此次调研设计了两份调查表,一个偏重于基本情况,包括主要产品、特色产品产量情况、主要生产能力及设备情况等具体内容;另一个偏重于产业集群运营,包括了“2009年春节前后开工情况”和“目前企业融资主要问题及建议”等内容。
杨纪朝所在的调研组去到了福建和河北。据调研组反映,2008年9月以后,福建、河北两省的纺织服装生产增速下滑明显,出口增速持续放缓。尽管出口退税率上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出口企业的困难,但需求增长放缓和要素成本上涨,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依然在增加。而2009年开局以来,福建、河北两省规模以上企业生产运营情况较2008年底略有好转,开工率达到80%以上。
以河北容城服装服饰产业基地为例,2008年以来,企业定单减量少则20%,多则50%以上,而且以短期定单为主,存在接单少、开工不足的问题。目前,当地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工,返工率达到90.2%,但复工时间推迟,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扩大招工计划,企业对当前及今后市场的信心仍显不足。
广东方面回馈的调研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对出口外向型特点鲜明的广东省影响颇大。以汕头潮南区为例,2008年年底以来,欧美订单已减少达六成,部分企业的生产环节出现减产或脱节;有些地区外商欠款严重,月资金回笼有时还不到2%,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很大困难。
佛山六大纺织服装名镇之一的张槎针织负责人反映,现在的纺织服装企业,多为小企业,厂房也是租来的,没有房产抵押,很难从银行那里贷到款。
常熟方面回馈的调研结果显示,常熟市各企业春节后开工情况较好,一般在80%-90%。外贸企业在努力寻找新的国际市场的同时,调低了外销比例,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对未来原料市场的担忧、部分企业资金短缺,以及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和企业能否真正享受到利好等方面。
另外,由于整体经济形势不是很稳定,部分企业的再投入还处在观望阶段。
出口退税或回调至17%
本报记者了解到,上述调研结果将成为即将上报国务院的《纺织产业振兴规划细则》的重要参考。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杨东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提高出口退税问题和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将成为细则的重要内容。
此前公布的纺织行业振兴规划中,出口退税率由14%上调到15%。这已经是半年来政府第三次上调出口退税率。
据接近管理层的人士透露,振兴规划对出口退税率的上调仍“留有余地”,此前中纺协在建议稿中,提出的是回调至17%。据这位人士表示,从管理层的态度看,回调出口退税率到17%只是“时间问题”,但出台时间可能要视1、2月份的出口数据而定。
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也指出,虽然目前提高出口退税率并没有完全确定,但从国家“稳出口,扩内需”的提法看,未来提高到17%很有可能。毕竟,出口退税对于增加企业收入,渡过难关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十分有效。
与此相印证的是,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也表示,国家将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外贸相关政策措施,包括继续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等,现在出台的政策“只是逗号,不是句号”。
为纺织企业减负的举措,还将作用于原料采购环节。
前述与会人士还告诉记者,针对棉纺企业的“高征低扣”也有望改变。目前,纺织企业执行销向税率征收17%,而对于购进的棉花、含脂毛、蚕、麻等原材料只按进项税13%抵扣,造成纺织企业比一般企业多支付4%,因此,国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建议中央尽快将“原材料进项税率”由13%提高至17%抵扣。
“这个其实也是提了很久的了。现在企业生存状况不佳,要求改变的呼声更为强烈了。”汪前进告诉记者。
融资困难也是中小纺企面临的困境之一。
汪前进指出,如果有一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出台,和提高出口退税一样,也是能够短期见效的救急政策。但他同时表示,由于银行贷款涉及到多个部门,短期恐怕难以出台有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