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纺织产业概况及今后发展重点
一、产业概况
生意社3月4日讯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纺织行业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1978—2008年,我省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在全国的比重由4.2%上升到22%,在全国的排位由第8位上升到第2位。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1505家,职工总数193.8万人,销售收入7258亿元,出口 交货值2220亿元,分别占全省同口径工业的21.8%、25%、19%、22.5%;主要纺织产品产量中纱、化学纤维、印染布、丝绸、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均居全国前列,其中代表现代纺织原料的化学纤维产量占全国40.8%,居首位。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行业中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数量也居全国首位。
(一) 纺织行业发展目标和重点
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强化创新、协调发展”的原则,如快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大力提升产业层次,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保持我省纺织行业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到2011年,纺织行业总体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出口规模在人国居领先地位。纺织行业的若干行业、产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出口创汇额居国际上主要纺织品出口国家地区前列,成为全球重要的纺织产业基地。
具体目标如下:
1、全省纺织服装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年均增长8%。
2、形成10个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化优势产业集群。一批主导产品的技术、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引领国际市场的制造中心、创新中心、品牌中心、信息中心和贸易中心。
3、形成50家装备水平、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企业大集团和待业龙头企业,并有若干家进入全球同行业十强企业。重点出口企业基本上通过国际通行的质量、环境、安全、生态等标准认证。形成个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并实现国际知名品牌的突破。
发展重点
(一)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提升一批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主导产品和名牌产品
重点是改造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服装及服饰,化学纤维、高档纺织面料及丝绸产品;扶持发展市场潜力大,具有较大成长性的家用纺织品及产业用纺织品。使我省纺织产品结构从初加工、粗加工、低价格向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转变,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名牌产品。
1、化学纤维。以发展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涤纶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为重点,提高差别化纤维的比重,大力开发具有抗静电、阻燃、高吸湿、抗菌防臭、防此外线等特性的高性能纤维。到2011年末,化纤差别化率从目前的30%提高到45%;适度发展聚酯、锦纶、氨纶等化纤的上游原料,积极组织纤维、线线、面料、染整的联合研发,构筑上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打造国际上主要的化学纤维产业区,并逐步成为高技术、高附加值纤维的研发创新区。
2、高档纱线及纺织面料。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继续初稿以提高“三无一精”(无卷化、无接头纱、无梭布、精梳纱)比重为主要内容的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大力发展采用清梳联合机、精梳机、紧密纺纱机、全自动气流纺纱机、喷气纺纱机、细络联合机和各类无梭织机。淘汰落后设备。2011年清梳联无卷化率达到50%,精梳纱比重达到30%。无梭布比重达到70%,无接头纱比重达到70%。以发展化纤仿真面料、多种纤维混纺、交织思谋为重点,大力推进纤维、纱线、织造及印染后整理的技术进步联动,突破印染后整理的薄弱环节,提高面料的质量档次,形成一批与国内外著名服装品牌配套的高档面料生产企业。
3、服装及服饰产品。以设计为龙头,发展高附加值的西装、时装、衬衫、休闲装、丝绸服装、童装等毓产品。以发展品牌服装为重点,提高服装设计创新能力和加工制作水平,适应服装向时装化、职业化、个性化、品牌化发展的趋势。加快营销网络建设,推进服装企业从生产型向品牌经营型转变,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品牌服装在我国的领先地位,提高出口服装服饰的附加值,努力实现创国际知名品牌的突破。
4、高档丝绸产品。以发展真丝绸、绢纺绸、真丝混纺交织绸为重点,提高印染后整理水平,增强产品的抗皱、耐缩和色牢度,扩大丝绸在家用纺织品及其它领域的应用,培育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巩固和提升我省作为“丝绸之府”的地位。
5、产为用纺织品。重点发展土工合成材料、汽车内饰材料、帘子布、工业过虑材料、医用卫生材料、高档全盛革及服装衬布等产为用纺织品,拓展纺织品在水利工程、高速公路建设、环保工程、汽车工业、医药化工、医疗卫生、国防工业等领域的应用,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