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收购“短路”五成棉花囤积未卖(图)
对此,永济市供销社工作人员崔根学说,按一户种植20亩棉花、平均每亩产400斤到500斤计算,每户就有将近10000斤的产量。“10000斤棉花可以把15平方米的房子堆满整整两间。”而眼下几个产棉重点地区的棉农家中几乎都堆满了棉花。
运城供销社业务处一位谢姓科长告诉《山西青年报》记者,根据目前的收购情况,同2008年预计收购额度相比,数据显示有50%-60%的棉花被棉农囤积家中。
◆棉花收购遭遇“短路”
据了解,运城棉花市场从2006年开始萧条,几年来,棉花产量增加,卖棉却“难”住所有棉农,而去年的金融危机让这种萧条愈演愈烈。
崔根学向《山西青年报》记者介绍,2008年籽棉的收购价最低还能维持到2.5元/斤的保本价,金融危机后,2009年的收购价一度跌到了1.8元/斤,这样的下跌程度让不少棉农遭受了不小的打击。
崔根学说,金融危机只是让棉花市场萧条愈演愈烈的催化剂,而一直以来,市场萧条的根源在于收购市场的混乱、无序。
据了解,棉花主要的收购渠道是供销社、棉麻公司和私人棉花收购点。不过在目前,曾经是主要收购方之一的棉麻公司却因为资金问题,无力收购,正渐渐淡出棉花市场这个“舞台”。在记者拨通山西省棉麻公司的电话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公司目前的现状,“没有资金,棉花收购业务早就不做了。”
同时,据了解,运城棉麻公司已经破产。
“2002年以后,国家对棉花收购企业已经很少发放贷款,这也是因为过去棉花收购企业欠款太多,信誉度降低所致。即使一些企业达到贷款条件,发放时间上的不及时,也无法惠及这些企业。”崔根学表示。
周勇胜告诉笔者,“永济市具有收购资格证的棉麻厂一共18家,其余的200多个收购站都是不符合规定的私人站点。”
“很多私人收购点给新收的棉花注水、掺假,直接导致棉花质量下降,从而使运城棉花在一定程度上销售不畅,这样就削弱了棉农的种棉积极性。”崔根学说,而之前曾被很多人一再提到包括进口棉对本地棉的冲击、季节、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在他看来,虽然会对棉花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却不是主要原因。
◆运城棉花收购大幅减少
“运城永济棉花含糖量低、纤维强度高,每年上市时间要早于新疆产棉区20天,那时正是加工企业原材料最为短缺的时候,但因为市场的无序混乱,永济棉花却无力享受到“先下手为强”的快感和“滋润”,在收购黄金期时(8月20日到10月中旬)常常未能及时售出。”崔根学说。
运城市供销社谢科长告诉《山西青年报》记者,10月中旬是运城棉花收购的最佳时期,过了这个“黄金分割点”,运城的棉花基本就很难再销售出去。然而截至2008年10月底,这一系统仅收购皮棉2000万公斤,不足运城棉花预计总产的1/3,较2007年的4000万公斤减少一半。其下属的临猗县供销社已收棉150万公斤,不及2007年同期650万公斤收购量的1/4。而运城市供销社一直以来的收购额约占市场份额的60%至70%。
不过,并不是所有产棉重点地区都表现出低迷。受助于国家收储棉花计划,据悉,2008年度,新疆产棉区实现了收购、销售双增加。数据显示,2008年度截至12月底,新疆全区累计收购棉花220.81万吨,同比增加16.39%;新疆全区供销社系统累计销售棉花71.88万吨,同比增加96.6%。
◆建议建立价格的市场化运作
市场的无序混乱,棉农的信息渠道不畅、“不愿贱卖”的惜棉情绪,相关部门、棉麻公司收购棉花资金不足等,都导致了运城棉花出售难。
对于如何解决运城棉农卖棉难的问题,崔根学认为,建立价格的市场化操作,规范市场的无序混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