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经编产业园带出纺织行业新希望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沈顺年主任说:“科技就是一切。”
生意社3月12日讯 金融危机捂紧了人们的钱袋子,金融危机挫伤了我国企业的“外向情”。可也正是金融危机这面大镜子,使中国企业获取了一次审视自身发展趋向的难得良机。
众所周知,中国是纺织大国,2008年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达1896.24亿美元,同比增长7.98%,虽然增速较2007年下滑11.13%,但也创造了占世界纺织品年出口总量1/3的光辉。事到如今,这片光辉倒像一把双刃剑,使得沉醉其中的人们几多欢喜几多愁。
中国纺织业常年依靠价格低廉的劳动力与资源投入占据国外中低端市场,而国内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却被国际知名企业牢牢掌控,中低端市场开发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家农村衣着消费仅占城镇消费的1/5。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我国纺织品出口核心的欧洲、美洲正是此次危机的“重灾区”,需求的陡然下降使中国纺织业手足无措。3月11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我国外贸进出口最新统计数据,2月份当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24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9%。其中出口649亿美元,下降25.7%。这是我国家外贸进出口额10多年来继上月第二次出现两位数跌幅,并且已持续四个月大幅下降。然而这一切还是在我国出台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多次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痛定思痛,中国企业终于明白品牌价值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了。但国外订单已经没了,企业直接经济来源几近枯竭,何谈投入研发再铸名牌呢?根据ChinaVenture最新发布创投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2月份,中国市场共披露15起创业投资案例,投资总金额1.41亿美元,,与上月相比本月度总投资金额下降45%。也受创业板出台推迟影响投行投资信心的影响,无缘银行信贷的纺织企业最后的融资渠道也已堵塞近半。这场危机让中国纺织业过够了主要依附外需贴牌式经营的日子,总结经验教训,度过难关还需提振内需,从产品定位源头明确以内养外的发展模式。
既便如此,经历危机的中国纺织业也并非惨淡一片,相对全行业的萎靡2008年在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却发生着逆市而上的变化,总面积4.5平方公里、实际投产291家企业的基础条件,创造了128.1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6%;实现销售125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7.2%。
而这一切的发生有其必然原因,传统的纺织工业工艺流程包括纤维、织造、后整理和服装四个部分。织造工艺包括机织、针织、编织和非织造。针织又分为经编和纬编。经编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形成的针织物称为经编织物。虽然经编具有强度高、不脱线的优势,但由于传统的经编机多为链条式经编机,其机械主轴传动结构,没有导入电气传动,造成经编产品织花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
但近些年来,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设备引进,经编行业发生了质的飞跃,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工业、建筑等多个领域。记者了解到,目前,该产业园区企业生产的灯箱广告布、土工格栅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0%和40%,部分产品还被应用于青藏铁路、沪杭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还有例如,海宁成如旦基布有限公司凭借其多轴向玻璃纤维织物,成为全球最大风力发电及生产商的主要供应商;上市公司海利得(002206行情,爱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涤纶工业长丝进入了子午线轮胎和高档汽车安全带生产领域,打破了国际巨头垄断的格局,其生产的汽车安全带配套用丝价格甚至高过了跨国大公司的同类产品等等。
究其原因,首先,经编纺织品依靠产品本身特点相比其它纺织品涉及的领域更广,发展初期就确立了经编产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共同发展的基调,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需严重不足之时,经编产业却有来自建筑、工业等内需的强大支撑。并且通过海宁经编产业园这样的集约管理,不但培养了高素质专业人才,优化了园区产业链,更为技术创新与创业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经编产业的发展壮大证明了产品市场定位的重要,也体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在了解海宁经编产业园的过程中,记者结识了该园区管委会主任沈顺年,他常常重复的一句话就是:“科技就是一切。”可能也正是这样的理念,造就了海宁经编产业园的今天。无论如何,海宁经编产业模式,值得我们学习、推广、投资,她更是我国纺织业振兴的希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