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国产细羊毛提高质量 成为企业首选
生意社3月16日讯 2008年2月开始,国内市场的外毛价格不断下跌,到年底市场进口羊毛价格腰斩,国产羊毛的价格就更低,拍卖因此无法如期进行,目前仍有近500吨的优质羊毛存放在南京羊毛市场,这批货已经让市场损失了近200多万元。与此同时,牧民也背负着沉重的仓储费、利息、运费等,他们对于南京羊毛市场这个羊毛流通主渠道提出了质疑,中国细毛羊产业面临崩溃的危险。
从1988年南京羊毛市场成立,它就开始为国毛的销售建立渠道,举行国毛的拍卖。当时澳大利亚羊毛市场的拍卖模式已经非常成熟,理想中的状态应该是将澳大利亚拍卖模式直接移到中国就可以了。
事实上,澳大利亚羊毛拍卖的部分细节并不适合国毛的销售,需要根据我国的情况进行改良。比如澳大利亚拍卖是进行样货拍卖,但是我国的牧民是一家一户分散养殖,所产羊毛不能保证和样货的质量相同,他们就采用现货拍卖的方式,将牧民的羊毛收集整理运到市场进行拍卖。
现货拍卖的方式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增加了运费、仓储费等费用。有的卖家甚至对于每次流拍产品的去向提出质疑。但无论如何,这种改良是必须的,因为不这样做,买家不相信所拍产品的品质,羊毛拍卖就无法进行。
南京羊毛市场1992年举办国毛拍卖活动,国毛定价较高,拍卖会上没有一家成交。据南京羊毛市场主任张克强回忆,当时国家已经放开了羊毛进口核销制度,澳大利亚也取消了羊毛的保护价,走私外毛的现象比较严重,外毛进入我国的实际价格很低,国毛拍卖被迫活动终止。直到7年后的1999年,国毛再次开始拍卖。
牧民的烦恼
新疆牧区的部分细毛羊生产者今年不打算养细毛羊了。他们将细毛羊和当地的土种羊进行杂交,培养的下一代羊的毛变粗了,毛便宜了,肉质却好了,他们指望卖肉能卖个好价钱。
如果这种情况大规模出现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倒改”。从1932年至今,我国对一代一代的细毛羊进行改良,才培育出系列中国美利奴型优质细毛羊品种。“倒改”具有不可逆性,意味着品种基因的消失,也意味着几十年的投入从此没有产出。“倒改”的损失不可计算。
但是牧民也有自己的苦衷。细毛羊对中国草原恶劣气候、草场条件及牧民粗放经营方式不适应,产羔率低,死亡率高,要求管理精细;而土种羊虽然个体小,毛价低,但成活率高,肉质较好,耐低温和粗饲。
上世纪90年后期,由于羊毛收购价格太低,细毛羊产业受到重创,在新疆细毛羊“倒改”的速度惊人,新疆伊犁地区细毛羊存栏数减幅近70%。内蒙和东北的细毛羊存栏数也有所有下降。
不仅如此,牧民手中的细羊毛的销售也成了问题。南京羊毛市场举办国毛拍卖会以来,参与国毛拍卖的牧民并不多。多数拍卖品是原来的国营或者兵团的牧场产的羊毛,牧民所产的羊毛多数以较低的价格卖到了小商小贩的手里。
“牧民们更希望拿到现钱,而拍卖则需要一个过程。”赵玉田曾多次去牧区考察,他对于牧民的心理有了解,“牧民在冬季牧场完成剪毛工作后,他们要准备好下半年所用的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搬到海拔很高的夏季牧场去,这时候他们需要拿到钱。小商小贩的收购价格虽然低,但是能拿到现钱,所以他们还是愿意卖毛给商贩。”
但是,国毛的拍卖价格还是成为了一个“标杆”,让小商小贩们压低价格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没有南京羊毛市场的运作,国产细毛羊的发展不知‘倒改’成什么样了”。赵玉田对于南京羊毛市场坚持进行国毛拍卖的做法很是赞赏。
企业的选择
国毛的量虽然小,但是意义重大。对于这样一点,我国的毛纺企业并不否认。特别是在毛价高的时候,他们更加能够意识到国毛存在的意义。比如,2007年下半年,澳毛价格涨到历史的最高点,买进部分国毛替代澳毛成为一部分企业的选择。
但是,当进口羊毛价格在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时,进口羊毛是他们的首选。2008年我国进口各类羊毛30万吨,但是牧区却有3万多吨细羊毛没有卖完,现在还有不少库存。
企业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认为国产羊毛质量难以符合企业标准。首先,企业曾经在使用的国毛里找到丙纶丝、沥青、废机油、油漆等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等级的不良物质。其次,国毛统毛出售,找有经验的选毛工又会增加生产成本,洗毛成本高于外毛。另外,统毛中好毛、差毛混在一起,难以做出高品质的毛纺产品。因此,企业对使用国毛有顾虑,净毛率低、掺沙子、使用时繁琐事多,使得一些毛纺企业轻易不敢使用国毛。
这就是同是美利奴羊毛,同一规格的国产毛和澳毛每吨的差价却为8千~1万元的原因。我国的牧区对细毛羊生产亟须做到科学管理。
其实企业对于优质国毛也是非常欢迎的。比如新疆拜城种羊场的羊毛,由于他们认真参照国际先进经验进行管理,种羊场羊毛价格已接近澳毛价,即使在差年景依然可以卖个好价钱。
我们期待,国毛能够提高质量,成为企业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