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是否要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生意社3月19日讯 即使个别政治家为了各种目的,提出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但是就整个决策层来说,美国不大可能把贸易保护作为一种国家决策。对我们来说,金融危机是个提醒,不管有没有贸易保护主义,把一个大国的经济过分建立在外部需求上,是比较被动的。把经济拉动力量建立在内需,尤其是居民的消费需求上,经济增长才更可靠、稳妥。
当中国派出庞大采购团去“买欧洲货”时,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经济振兴方案中,却赫然写进了“买美国货”的条款,两厢形成鲜明对比。欧洲的领袖们和其他地方的人士,都严厉谴责奥巴马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不少人担心,美国为了尽快躲过金融危机,会全面转向贸易保护主义。
这种担心有道理,不过,这是一场虚惊,奥巴马不会竖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也不会真的搞贸易保护主义。理由可以列出如下四点:
第一,美国是自由贸易规则的主要鼓吹者和制定者。自由贸易政策,是在与贸易保护主义反复较量中确立和被接受的,美国在其中发挥了实际的主导者角色。过去几十年的经历表明,美国遵守WTO的自由贸易规则的记录不错,尽管美国的规矩是“国内法”高于“国际法”,但是,美国尊重并遵守了WTO对它与其他国家贸易纠纷的有关裁决。美国人也深知,贸易保护主义是一柄“双刃剑”,“以邻为壑”,必然招致他人报复。美国恐怕也不想毁了他的“一世英名”,不想失去作为世界自由贸易领导者的地位。
第二,美国是自由贸易的最大受益者。正是基于自由贸易的分工,美国放弃了从纺织品、机电产品到计算机制造等传统产业,转而把资源投入到金融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些领域,美国才具有新的、更突出的比较优势。如果没有这种转移和新产业的开发,美国就不会一直领先世界。同样,美国也将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如果美国身体力行,力推贸易保护,其他国家就会仿效,最受不了的还是美国。因为美国对世界的依赖程度,不但远远高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高于欧洲。美国的人力资源成本太贵,如果美国生产电视,美国人是不是还能看得起电视,恐怕就是个问题了。
美国的老百姓,有一部分可能会支持贸易保护,如某些制造业的工人。但是,一旦真的要“美国制造”,就像那本畅销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所描述的那样,他们会发现,离开中国制造,他们的日子没法过,最后还得回到自由贸易。美国人早已习惯了买中国货、日本货等外国货。
第三,美国的决策层,是由自由贸易者主导的。奥巴马政府的决策层,比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财政部长盖特纳等,受到的教育,都是主张自由贸易的主流经济学。即使个别政治家为了各种目的,会提出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但是就整个决策层来说,似乎不大可能把贸易保护作为一种国家决策。
比如金融业,是最具有美国特色的产业,也是美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即便有金融危机,美国还得依赖这个庞大的产业。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金融业继续开放,外国资本继续自由进出美国。如果采取保护政策,美国的金融业反而会更危险。比如,美国人一直在动员中国继续购买美国的国债,难道就不怕我们要挟它么?自由贸易就是建立在相信对方跟自己拥有同样智慧的基础之上的。
第四,所谓“买美国货”的条款,不过是为了安抚某些受金融危机冲击的行业的“政治秀”,是一种姿态而已。比如美国汽车业,面临巨大困难,处于破产边缘。为什么?除了金融危机,就是因为自由贸易,外国车进入美国没有任何障碍。可是,即使如此,我们甚至还听到了克鲁格曼等人主张放弃汽车产业的声音,也没有听到限制进口外国车,鼓励买美国车的政策。因为美国制造的汽车没有比较优势,放弃这个产业是迟早的事。
进一步地来说,在全球化时代,根本没有纯粹的“国货”,比如芭比娃娃和波音飞机,被认为是美国货,可是芭比娃娃在十几个国家合作生产,波音飞机,由几十个国家共同制造,都不完全是美国货。
所以,美国不会真推贸易保护主义,最多不过是来点小儿科。一个小小的“买美国货”条款,就掀起轩然大波,也从反面说明,人们并不真的相信奥巴马真要推行贸易保护。要是换了其他国家,人们会有如此激烈反应么?其他国家类似条款也有,或者闷声做,没有写成条文,谁敢说自己就那么干净。
必须承认,如果没有自由贸易,没有开放,中国经济不可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可是,金融危机是个提醒,不管有没有贸易保护主义,把一个大国的经济过分建立在外部需求上,至少是比较被动的。把经济的拉动力量,建立在内需,尤其是居民的消费需求上,经济的增长才更可靠、稳妥。
可是,为什么内需一直不振?因为在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中,居民的收入份额过低。调整收入分配的结构,是保证中国经济继续健康成长的必须。
所以,一方面,我们不必过分担心外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也不要把自身存在的问题,都归结为外国搞贸易保护。不管别人搞不搞贸易保护,我们的分配结构都要改变,只有富民,才能真正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