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光:纺织业面临的不是冬天
生意社3月21日讯 冬去春来,寒暑易节,按照自然规律,冬天只是下一个春天来临前的必经过程。但事实上,中国纺织业在经历眼前漫漫寒冬的时候,并不知道行业发展的春天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根据中国纺织行业的公开数据,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4780.61亿元,增速较上年下滑了8.84个百分点,其中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1.7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了38.76个百分点。当年,整个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增速较上年下滑11.13个百分点。
为了应对纺织业面临的危机,去年8月开始,国家在半年内连续三次将纺织产品出口退税从11%提高到15%,但是,纺织企业认为这一数字应该上调至17%。难道国家满足了纺织企业的这一愿望就真的能把纺织企业带入到春天吗?不尽然。数据显示,从去年开始,中国纺织行业的原材料成本上涨了10%-20%,劳动力成本更是上涨了30%,受成本上涨影响,2008年国内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利润率较上年同期下降了近14%。显然,纺织企业仅仅依靠国家提高出口退税只能是暂时取暖。
现实已经摆在眼前。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实体经济当中,而之前众多依赖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面临的危机也并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
接受记者采访的纺织企业老板,一面在高谈阔论企业应该凭借自主创新走出困境,而另一面对于手中的几个“尖端技术”是否能够改变企业的未来而心中没数。事实上,中国纺织业不仅要走出当年依靠成本优势“打群架”的发展思路,另一方面必须要通过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来拓展企业的发展前景。综观整个产业振兴规划不难发现,提升整个产业链竞争优势才是核心所在。规划中一方面提出要推动行业实现包括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向专业化发展,最终实现大中小企业分工合理的创新产业集群。
即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给中国的纺织业打开了一面看世界的窗口,更多的国际先进技术将参与到中国纺织行业振兴的进程当中。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明白,在引进国外先进工艺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痛下决心,淘汰掉国内落后的产能。
改革需要阵痛,因此,改革总是在大家都活不下去的时候才是最佳的时机。如果纺织不能借助此次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实现结构性调整,那么,中国纺织业所面临的将不止是冬天,或将进入到冰河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