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业调整期雪上加霜
生意社3月23日讯 有媒体称,这次金融危机,代表着欧美市场高度消费时代的结束,也代表了出口带动企业、出口带动工业时代的结束。不幸的是,中国的丝绸行业在过去的岁月里曾依赖欧美市场的高度消费,也属于出口带动行业和出口带动工业。当这个时代宣告结束,那么处于调整期的中国丝绸行业究竟将如何认识金融危机给丝绸行业带来的影响?如何确定行业调整的方向?
我国丝绸业运行情况证明,其困难往往发端于国内,但对有70%左右对外依存度的它来说,国际市场的萎缩对它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从近年的出口看,其当前的困难又并非完全由金融危机所导致,但金融危机确实又使正处于调整期的丝绸业雪上加霜。
调整期出口进一步萎缩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丝绸分会整理公布的海关统计,2008年全国真丝全商品出口总额为34.93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3.26%;而匡算后的全国真丝全商品出口折丝量约7.1万吨(长短纤维,下同),同比减少约11.3%;进口的茧、丝、绸折丝量约4189吨,同比减少约35.97%;冲抵进口后的全国真丝全商品的出口折丝量约6.68万吨,同比减少约9.12%;进入下半年后,受金融危机影响,月环比持续下降,11月当月出口的丝量仅5300吨左右,为全年出口量最少的月份。
去年,对丝绸主销市场的出口丝量比2007年减少约11.85%,其中对美国出口的丝量减幅为29.49%、对中国香港为13.92%、对日本为11.37%、对印度为10.42%、对韩国为12.41%,对意大利和巴基斯坦的出口丝量分别增长约13%和2.18%。
海关统计的出口额显示,金融危机对市场影响的波及时间先后不同,程度深浅不一。欧洲、日本市场的萎缩滞后于美国市场,而欧洲市场又比日本滞后。印度基本上是个原料市场,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波及了印度的经济并使印度产品的外需减少,加上卢比大幅度贬值,丝绸原料需求量也随之下降,坯绸进口量大幅度减少。
在去年我国海关统计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真丝绸出口额中,出口下降的有24个,在全国真丝绸出口总额占比较大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除江苏、广东两省外,其余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困难并非始于去年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但从以下情况看出,困难从几年前就已显现。
从出口的总丝量看,全国冲抵进口后的出口丝量从2005年同比约增长11.39%后,2006年急转直下,减少约17.48%,2007年止跌持平,2008年又比2007年下降约9.12%(与2005年相比减少约24.35%)。
从大类商品出口丝量看,经过2006年的全面和较大幅度减少后,2007年和2008年的丝类和真丝绸缎出口在很低的水平上略有变化,而丝绸服装的出口早从2006年就一直显示负增长,2008年的降幅达到22.04%。
从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看,包括印染绸在内的丝绸服装和其他制成品在全国真丝全商品的出口总丝量中占的比例,近年来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按海关统计匡算,2005年丝织品和服装占全国真丝商品总量的比例约为49.23%、2006年为50.01%、2007年为46.80%、2008年为40.68%。可以看出,在我国真丝产品的出口中约有50%或以上的丝量仍属原料性初级产品。这反映出丝绸行业在近年来改善出口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行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
从对主销市场的出口丝量占总量的比例来看,2004年,主销市场的出口丝量占当年我国真丝全商品出口的总丝量的比例约80.7%,这几年降到了71%~72%。这下降的比例意味着主销市场需求的萎缩于前几年就已显现。
从丝绸产品的特点来看,几年前,当我国其他纺织、服装出口仍在持续增长时,我国丝绸出口量的减少就已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2007年的出口量在总体上稍有恢复,但到2008年,尤其是进入第三季度后,丝绸市场就与其他商品一样,下滑情况日趋严重。丝绸服装更明显,早从2006年其出口就进入了较明显的下降通道,直至2008年底出口量的降幅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对美国的出口,不论从单项服装还是真丝全商品的出口量,从2006年第一季度就已开始明显萎缩。2006年对美国出口的丝量同比降幅约为17.32%、2007年为21.24%、2008年为29.48%,而2006年美国在我国真丝全商品出口总丝量中的比例约为21.24%、2007年为16.96%、2008年为13.47%。这一方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国内成本大幅度上升等因素对丝绸服装出口的冲击,另一方面也表明丝绸服装消费需求对美国等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百姓生活水平的变化较为敏感。
在经济困难时期和纺织纤维多样化的今天,人们对衣着的消费有了更多的选择,丝绸消费也就成了“土豆现象”的受害者。
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不过,形势再困难,眼前的路总是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的。这是很现实的。面对挑战,我们要借鉴行业过去的经验,以科学的态度,坚定的信心,积极应对。希望国家和各地政府,在特殊时期,对特殊行业,实施特殊政策;企业要依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努力通过自救、互救和政府的解救等方式,打赢这场突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