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骁骥:不必过于担心出口下滑
生意社3月25日讯 出口增长是因为经济增长,但出口增长却不导致经济增长。这是全球化的热衷者、牛津大学经济系的波尔索(Andrea Boltho)教授在详细考察了二战以来日本经济发展状况之后得出的结论。
这句话,似乎对我们看待中国目前的出口贸易现状有所启示。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418亿美元,同比下降29%,其中出口904.5亿美元,同比下降17.5%,创下1996年以来的最大跌幅。这个数据的确不容乐观,我们也必须看到限制今年出口贸易的各种客观情况:欧美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导致需求降低,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升温,以及来自其他新兴国家的竞争等等因素都在客观上对出口贸易形成阻碍。
由此,担心出口贸易的人越来越多,让人民币贬值从而拯救出口贸易的呼声也逐渐高涨。不过,需要厘清的两个基本问题也接踵而至:首先,汇率与外贸出口额是否如惯常所认为的那样程单纯的反比关系;其次,外贸出口与经济增长在多大程度上有必然联系?
结论似乎显而易见,汇率与出口、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经济学界对二战后各国的“发展模式”研究中,在这一点基本达成了共识: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新兴国家的贸易增长对其经济发展尤其重要。但是,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却不是必要条件。
就以波尔索所描述的战后的日本经济发展为例。在其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1952至1973年,GDP增幅达到9%。然而这一时期日本仍旧实行的自明治维新以来的高关税保护政策,依靠国内市场需求的大幅增长,带动了大量生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这为其自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国际市场的全面崛起埋下伏笔。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往前推算,日本的出口额增长率都明显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不过,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日本在高出口额的同时,国内市场的增长率更为引人注目。例如汽车业,日本在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工业用车方面有少量进口,但曾经一度中断,直到六十年代才再度进口,并且数量远远小于出口量。其前提也是满足国内汽车需求的基础之上,而出口也更像是国内市场的某种延伸。
实际上,不但是汽车,在钟表、机械、电子工业等领域,国内大幅生产的时间和大量出口的时间都相差了8至13年。这些日本国际市场上的强项,都是在国内市场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才开始向海外生长的。而反观中国的国内市场,如果不是因为受到产业结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等因素的制约,其实与日本不乏可比性,理应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国际市场需求减弱,首先将影响高档产品的需求,而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属于中低档,六成左右属于日用消费品。按照经济学的商品属性,应当被划归为“吉芬物品”(Giffen goods)一类的低端商品,在价格上升的情况下,需求反而会有上升。这部分产品的出口不仅不会因为经济衰退而减少消费需求,反而可能由于低收入水平人群增加而扩大消费面。事实也证明,在外部需求减弱的情况下,我国一般贸易出口价格涨幅基本稳定,去年年底月度出口价格保持在15%到20%,并出现逆势增长的势头。并且,考虑到国际经济在下半年可能出现止跌回稳,中国出口贸易很有可能将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好转,保持全年正增长。
再回过头来看日本。日元的实质购买力在日本外贸出口“大跃进”的日子里却没有被低估,走势甚至强于美元。战后数十年里,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1949年以来一直有增无减,汇率指数更是在1988年达到了1949年的两倍以上。从日本的经验不难看出,低汇率显然不意味着高出口。事实上,温家宝总理在前不久“两会”闭幕后的记者会上一再强调,中国政府将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此语虽暗含针对美国财长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回应,但我们也应该从中看到政府在汇率市场化上的决心,另外,对于降低汇率能不能救出口、出口在多大程度上能救经济,其实我们心里早就有了谱。
当然,出口对于保持我国外贸稳定、保就业的意义重大,但影响出口的更多是国际供求关系和产品自身质量而非价格竞争。此外,国内市场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与之相较,出口并非关键,对于出口额一时的下降也不需感到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