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粮细作:流行面料的破冰之道 (图)
面料研发:讲究“粗粮细作”
对流行趋势的深度把握,需要面料研发适时地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开发更多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
值得认可的是,从评委们的现场反馈来看,送展产品中出现了许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留了织物原有风格”的新型产品。
例如一款加入40%棉纤维的丝绸面料,在通过工艺技术达到真丝风格的同时,也使织物具备了棉纤维的舒适性。
“粗粮细作是一门学问。如何才能用大众化的原料,做出高档织物的手感或者外观,成为经济危机形势下面料研发的一个趋势。”上海卡帕(KAPPA)体育用品公司材料开发供应部主管王尚美对记者说道。
王尚美同时对一款多纤维之间搭配的天丝面料情有独钟。这款天丝面料加入了“棉、天丝、涤纶、氨纶”等成分,采用了新技术和工艺,克服了传统天丝生产所常见的色档、棉粒痴点较多等缺点。
上海慕得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隋力培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她认为,面对经济危机,面料企业的竞争一定不是单纯的成本控制,能够适应“规模化生产”、具有“高性价比”的面料产品将成为服装企业采购的首选。
针对“粗粮”如何“细作”,评委Zohra BELJEMDOUB GERAULT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Zohra BELJEMDOUB GERAULT来自法国,是ESMOD北京服装设计学院院长、资深服装设计师,在评审过程中,她对送展产品的工艺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她认为除了保留面料研发中的“基本款”,应当加大对“创意款”的开发力度,这同样也能够为面料设计的“高性价比”加分。
市场主导:拒走“技术偏锋”
一个令人欣喜的信号是,评委团中的许多评委同时还身兼起了“采购商”的角色。包括上海贝拉维拉制衣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徐爱武、美商菲力士泛优逊远东有限公司(PVH)面料经理潘申洪在内的多位评委均诚恳地表示,在这些送评的产品中,他们寻找到了“以前想象中的,但从未见过的”的面料,并抱有极大的兴趣下单。
是否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成为了这些买手最为看重的方面。
朱文,浙江三十秋服饰有限公司品牌总监,自2000年以来,一直参与流行面料入围评审工作。这一次,相对于前几年“好东西少”的感觉,这一次,他的候选优秀产品的表格填得满满的,从服装企业的角度来看,他觉得中国面料产业的发展正在得到可喜的提升。
而从服装企业的角度而言,他衡量面料市场应用前景的标准简单明了———面料转化为成衣的可实现性到底有多大,这将决定一块面料的生命力大小。
“不能指望面料出来之后让服装设计师去发挥想象力。一个好的面料设计师必须在明白自己的设计能为怎样的品类所服务。”朱文表示。
持相似观点的还有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斌红。她认为:“不能盲目地进行面料工艺研发,流行面料的研发应特别注重市场导向,要避免走‘技术偏锋’。”
所谓走“技术偏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面料设计师可能单纯地追求制作工艺的“难度指数”,却忽略了最能给人视觉冲击力的第一张面孔———“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面料虽然在工艺技术上极富水准,但是在色彩把控上却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而色彩,恰恰能够带给设计师最直观的体验,更好地体现面料价值。”上海贝拉维拉制衣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徐爱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