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纺织之都 连语言和文化都有进出口
生意社3月31日讯 纺织品有进口和出口,在中国轻纺城,多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同样有着“进口”和“出口”。本土布商们有模有样地学习英语、韩语,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外”们则卷着舌头学汉语,大家相互学习,显得不亦乐乎。
3月19日晚,绍兴县实验中学教育楼不时传出琅琅书声。在中国轻纺城第三期培训班中,460名来自中国轻纺城的经营户,分别接受8门学课的学习。
外贸韩语班,是今年新设的一个培训班。县教育局成教科科长梁贤林告诉记者,在去年两期尝试性的培训活动之后,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经营户学习外贸韩语的需求蛮大,为了满足经营户的需求,今年特增设了外贸韩语班。
张清华是外贸韩语班的学生,自去年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班开课后,她白天在市场做生意,晚上则到培训班充电。去年在英语班学习,今年开始学韩语。张清华说,掌握一点外语知识,当外商光顾的时候,就不会因“打哑语”而失去订单。
对外汉语班,可以说是中国轻纺城的“国际班“,来自11个国家的各种肤色的外商,正卷着舌头跟着老师读拼音。去年,第一期对外汉语班,28名外商首次尝试学习汉语,今年,这个队伍一下子发展到45人。教外商汉语的詹洪法老师说,老外们求知心切,学习起来积极主动,接受能力较强,一堂课下来,他们很快能说一些简单的汉语了。
去年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刚实施时,曾有人担心这是形象工程,然而,从第三期培训班来看,无论是开班数还是参加人员,均有增无减,经营户学习积极性兴致很浓。梁贤林称,三期培训班开下来,各项工作运行已非常成熟,已基本确立了经营户素质提升的长效机制,今后,这样的培训学习将成为轻纺城的一种常态。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