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名单身男女白堤相亲 中国青年重拾
生意社4月1日讯 5万名单身男女3月29日在杭州西湖白堤上参加了当地一家电视台和红娘网站(hongniang.com)举办的相亲大会。举办方说,选择白堤,是因为这里是中国一个著名爱情传说的发生地,许仙和白娘子在断桥上相遇相识,结为夫妻。
相亲大会当天,湖堤上挂满了彩色爱心汽球和各种祝福相亲成功的条幅,春天的气息与求爱的喜气互相交融。
一位姓马的男青年说,这样的相亲大会能让自己获得很多的选择。
大规模的相亲大会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独特的风景。在武汉的东湖、南京的玄武湖畔,都举办过类似规模的相亲大会。
“相亲”曾是中国一种十分传统的婚介方式。在古代中国,男女青年的婚姻基本上都由父母双方做主,年轻人几乎没有自由恋爱的机会和权利。男女双方家长很多靠媒人来了解对方的情况,这被称为“媒妁之言”。
如今每月定期举行相亲会的杭州万松岭书院,与中国最伟大的爱情传说紧密相连。相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这里读书,两人自由恋爱,最终却因女方父母的包办婚姻而双双殉情,最后化作一对蝴蝶相聚。
今年是中国五四运动80周年,那场中国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给中国各方面带来重大影响,包括中国人的婚姻家庭观念。许多读书的年轻人开始反对“做媒”的婚姻,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中国共产党反对包办婚姻,倡导自由恋爱,所以1949年之后,自由恋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种影响甚至辐射到偏远的农村地区。到改革开放后,自由恋爱成了中国社会主流的婚恋观。
有趣的是,近年来,“相亲”这种方式又开始回归,当然“媒人”已不再仅限于过去由长辈、同事等个人,一些专业婚介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开始担当牵线搭桥的角色。在以“缘”文化著称的杭州黄龙洞景区,公益相亲会活动已开展了33次。此外,网络也给相亲带来了便利。
相亲方式的重现与近年来中国的一个社会现象有关。很多人到了适婚年龄仍然没有找到伴侣,他们被称为“剩男”、“剩女”。但不要认为是他们条件不好,相反可能是他们条件太好。
今年29岁的刘小姐毕业于华东地区一所名牌大学,目前已是上海一家银行零售业务的骨干,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像她这样的白领在中国有一个有趣的称呼--“白骨精”,即白领、骨干、精英。
中国红娘网运营总监罗仙林认为,“相亲”回归,主要是中国当代年轻人对伴侣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下年轻人忙于工作,反而没有时间仔细选择“另一半”。
“我平时工作忙,周围又没合适的,要是慢慢寻找意中人,时间成本太高,参加相亲可以省很多时间,并且选择多。”在白堤上的相亲大会现场,一位姓赵的姑娘很自然地说。
“相亲”方式确实让年轻人的求偶半径无限扩大。一位姓何的先生在人群中高举着女儿青春靓丽的照片,吸引了许多小伙子上前询问情况。
这位目前定居在杭州的何先生说:“我女儿在香港一家媒体工作,现在25岁了,还没男朋友,我们有点着急了,所以来这里看看。”
当然,有些人还是对相亲表示疑义,理由是相亲往往要重点考量“经济实力”。29日这一天,沿白堤悬挂着一长串“交友卡”,一些人在卡上明确写出了对伴侣的年薪要求。一位26岁的女士从事财务工作,希望男方能有7000-10000元月收入。
这在过去的年代里是要受到批判的,人们会说你“思想不纯”,因为九十年代之前,找对象看重的是“思想纯洁”,而不能提出物质要求。
但是,现在来看,年轻人现实多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物质的追求成为正常现象,并且成为婚姻稳固的基石。
不少观察人士对相亲的重现给予正面的评价。“相亲方式的回归折射出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个人的追求在中国社会获得的宽容度越来越高,”浙江大学一位博士说,“现在的年轻人敢于展示自己,表达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