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国纺织业降价压力加大 出口依然严峻
生意社4月8日讯 据工业与信息化部网站发布消息称,2009年1-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产品降价压力加大,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消息称,2009年1-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按可比天数计算(2008年闰年,2月29天)增长7.6%,比2008年12月(增速为5.6%)加快2个百分点。纱产量增长5.9%,布产量下降5%,服装产量下降0.3%,化纤产量增长3.9%。
春节后企业开工情况较好。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月中旬对140个纺织产业集群调查(集群内企业达9.56万户,从业人数418万人),大部分企业在正月初8-15陆续开工,平均开工率在80%左右。节后员工返厂情况好于往年,员工队伍相对稳定。部分开工企业为规避银行因为其减员、停产提前收贷或缩减其放贷规模,在订单严重不足情况下仍然维持一定开台率。
出口形势依然严峻。据海关统计,1-2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72.9亿美元,同比下降20.6%;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46.2亿美元,下降11%。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调查显示,近半数以出口为主的服装企业订单同比减少3成左右。东南亚地区纺织企业凭借原料价格较低、货币大幅贬值等优势,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形成强大竞争压力。
产品降价压力加大。据调查,在需求不足情况下,企业被迫压缩产能,尤其是压减需求萎缩的高端产品,转向生产需求较大的大众产品,加剧低端市场竞争局面,产品降价压力加大。
货款回收周期延长。由于外需不振,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货款回收周期延长问题严重。据调查的服装企业反映,商场回款要比正常情况推迟2-3个月。外销企业反映,欧洲一些信用较好的客户以前都是货到即付款,现在也要延长1个月左右。
服装产业区域转移加快。由于竞争激烈,珠三角地区部分服装企业停产转产,长三角地区承接大部分从广东转出产能。长三角地区大多数服装企业表示,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利润率降低,但是企业开工情况良好,订单情况好于预期。
- 传统的纯棉产品需求出现负增长的局面 (11-27 10:56)
- 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品服装出口再创半年新低 (11-25 14:20)
- 柯桥企业出口“通关”再提速效果显著 (11-25 14:13)
- 巴基斯坦纺织品出口持续疲软 (11-25 08:36)
- 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再创半年新低 企业需转型升级 (11-25 08:34)
- 纺织出口“圆桌会议”直面“走出去”难题 (11-24 08:12)
- 纺织企业面临考验 (11-23 08:19)
- 张家港检验检疫局用好原产地证扶持服装纺织品出口 (11-23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