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针织:出口内销并重 坦然应对危机
增产不增污水
甫一到冠华,王炳慨首先将记者带到该公司的污水处理厂参观。他打开其中一个水龙头,装满了一瓶清澈的水。“这瓶水是最后处理出来的水,我现在就带你们看看刚排出的污水是怎么样的?”
带着疑问,记者来到收集池,便看到各色污水混杂在一起。这些污水经过一道道生化程序处理后,很快就变成了“纯净水”。记者在冠华排向潭江的排水口看到,从排水口出来的水甚至比潭江水还清澈。王炳慨介绍,冠华自建厂以来不断增资扩产,延伸纺织产业链。为解决由此带来的工业污水、能源和废气问题,冠华早在2005年就决策建造大型污水处理厂,两期工程花了两年多时间才竣工,总耗资超两亿元,占地40亩,是业内最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通过国内外先进的反渗透膜处理技术和生化处理浓缩液,实现了废水资源化,处理后的水质达到生产要求,使70%的漂染废水回用于生产,仅30%的污水经处理后排放,而排放水也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近几年来,冠华每年的产值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实现了增产不增污。”当记者问到,为何要建这么大型的污水处理厂时。“必须有突破,否则就没有将来。”王炳慨总经理表示,政府对企业排污有明确的限制,批给企业的排污量是多少就多少。如果仅仅为了满足眼前的产能来治污,当时的资金压力虽小,却无法扩产,也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到市场形势对企业有利时,企业也不能做大。“若冠华因环保不达标被停产三到五天,那损失将异常惨重,所以冠华的污水处理厂要建这么大这么超前,是因为必须有突破,否则就没有将来。”
同时,冠华还根据纺织染整用电多的情况,建有发电能力为5万千瓦/小时的燃煤热电联供电站,较好地解决公司生产与生活用电,实现公司电、汽自给自足,同时也解决了近几年来困扰许多企业的错峰用电问题。为进一步节能减排,实现资源再利用,公司除采用最先进的燃煤蒸汽机组、安装除尘、除硫装置外,公司回用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淤泥,掺入煤中燃烧。这样既节能减排,又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公司还利用多余的蒸汽生产热水,供集团公司职工使用。“正是在环保上的超前意识和行动,我们轻而易举地跨越了纺织企业作为传统污染企业在发展上的障碍,并为将来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冠华人对此非常自豪。
抓住企业发展的“牛鼻子”
冠华人抓住了研发创新这个被经济学界称为“微笑曲线”中最具价值的上游部分,牢牢抓住了企业发展的“牛鼻子”。
“目前冠华每3个月就能推出3000多个符合时尚潮流的新品种,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种强劲的产品研发能力,在国内的同行中实属凤毛麟角。”王炳慨介绍说,近年来,冠华正是一方面通过节能减排降低成本,为企业奠定了生存的基础,打开了发展空间,一方面抓好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以强劲的研发创新能力奠定了企业的领先优势和领跑地位。据介绍,冠华很早便设立了研发中心,以提高公司创新能力。2006年,公司又追加资金投入,扩建了产品研发中心,配备了最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以对接美欧及我国的测试标准,并与相关机构建立长期合作,研发全新时尚及功能性针织面料产品,取得了丰硕成果。
正是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对产品工艺的改良创新,冠华的产品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同。去年奥运前夕,在时间紧、货量大的情况下,冠华高质高效地完成了80吨奥运服装面料的生产任务,提供给李宁公司用作奥运城市志愿者服装。
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冠华采用了冷堆工艺技术,投巨资自行研发设计机械,自己制造了12条冷堆生产线的设备,成功地将原本只适用于梭织布的冷堆工艺应用在针织布的漂染工艺上,这是针织行业史上的一大创举。不但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节电节水节汽。冠华还在此基础上自行研制了解扭机,既解决纯棉针织布绳状加工普遍存在的布面褶皱难题,又提高染色率40%以上。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研发,使得冠华比同行面对困境时能更加从容,做得更好。
2008年2月,冠华建立了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科研基地,把引进博士后科研与培养技术队伍相结合,进一步壮大了科研力量,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纺织面料开发是挑战也是利润,没有开发的行业利润将趋向零”、“利润就在难题里”,这是冠华人对创新的理解。
展望未来,冠华已确立了成为“纺织及成衣产品之首选供应商”的企业定位和拥有100亿产值的雄韬伟略,以卓越的产品质素、稳健的作风和积极进取的策略,服务客户的需求和应对市场的变化,为打造一个拥有强劲研发创新和生产各类针织布料能力的现代化纺织集团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