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00万到9个亿 盛虹何以受到金融机构青睐
生意社4月14日讯 给盛虹集团发放1亿元贷款才一个月,近日,农行苏州省分行吴江市支行又给盛虹集团投放了高达2亿元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该企业扩大产能再发展。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纺织业遭遇“寒冬”的时候,银行对纺织企业放贷普遍较为谨慎,为什么农行苏州分行却逆势而为,不但没有缩减、反而增加对同属纺织类企业盛虹集团的资金支持?
“我们对这家企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农行苏州分行吴江市支行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信心来自何处?记者通过对盛虹集团的采访,找到了答案。
在盛虹集团下属化纤公司24小时不停机的生产车间,记者领教了世界上最细的化纤丝——只有一根头发丝的二百分之一。“棉类面料吸湿性好,却不能快干;普通的涤纶面料,快干性好,吸湿性能却不好,穿着闷热不透气。一般的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都很难兼具吸湿和快干这两种性能。但这种‘超细纤维’织成的面料手感比丝缎柔嫩数倍,且有防水透气和自洁功能。”盛虹集团副总经理孟锋华介绍,由于占领了超细纤维生产领域的制高点,公司对产品价格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每吨价格最高时卖到11万元,而普通化纤丝价格仅为1至2万元。孟锋华还告诉记者,该产品多用于高档服装,在国际市场热得烫手。
除了“超细纤维”在世界领先,记者还了解到世界上第一条专业“记忆纤维”生产线已在盛虹实现规模化生产,至今已生产8000吨,产量居世界第一。所谓“记忆纤维”,即这种纤维能模仿人的记忆,用其织出的衣服洗后八九分钟就干,且不管你如何揉搓,只要用手抹抹,就仿佛有记忆般地恢复成原来的模样。“最常规的记忆纤维每吨3.2万元,是常规超细纤维的2倍多。”孟锋华说。
“我们能生产出世界领先的产品,关键是公司一直重视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告诉记者一组令人惊叹的数字:去年,拥有300多位科研人员的盛虹集团自主研发新技术,一年即申请了366项专利,平均每天一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8项。而这些新技术也给盛虹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就在全球金融危机极为严重的2008年,盛虹集团的销售额历史上首度突破了100亿元,达到了106亿元,创造了纺织业逆势发力的“业界奇迹”。
“盛虹有今天的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银行的大力支持也密不可分。”缪汉根说,为解决超细纤维生产“瓶颈”的差别化环吹风技术这一世界难题,盛虹就耗时两年多,在创新过程中,农行吴江支行始终给予关注并适时予以信贷支持,如果没有银行支持,创新发展很难实现。
对于今年的形势,缪汉根同样乐观地表示,因为拥有先进技术和装备,加上国家出台的纺织业振兴规划,金融危机下,盛虹集团的机会反而更多一些。“今年我们不但没有裁员,春节过后,公司反而新招了1000余人,来满足产能扩大后的需求,预计今年全年至少要增加员工2000人。”
据统计,农行苏州分行对盛虹的授信从2006年6000万元至现在的9亿元,4年时间增加了14倍。信贷投放逆势而上且卓有成效源于他们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始终把有核心技术、有领先优势的企业作为重点扶持的对象,这也完全顺应了当前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要求。该行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的同时,将客户回报率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综合运用资产业务、投行业务、中间业务、电子产品、理财产品等一揽子业务和产品,不断延伸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与盛虹集团建立起了全面、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盛虹集团在农行的日均存款达33000万元,每月4400户代发工资金额达4000多万元,而且每月还在农行存入集零储蓄100万元;此外,该行去年还为集团代理寿险2000万元,办理代客外汇理财业务(利率掉期)7亿元人民币。
“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盛虹集团的发展可以算得上一个奇迹。在此过程中,企业、银行的良性互动使得企业发展了,对国家财税、提供就业岗位等都有好处,当然银行也取得回报了。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多赢的结果。”苏州大学商学院沈健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目前国家全力保增长的情况下,盛虹模式无疑更具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