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联手打造合作新平台 力拓鞋服新市场
对接全面提速
随着海博会开幕日期的临近,来泉州工作生活十多年的泉州台协石狮分会秘书长李武林,最近接到的电话明显多了起来。他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亲眼看到海博会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今年有不少台商主动找他了解情况,要求参加海博会。
海博会每年设立的“台湾馆”都引人关注,据了解,目前参展企业已达60多家,展位数超过500个,因此,台湾馆今年将增加1/3的面积。
李武林担任石狮台商协会秘书长已经有四五年了。他介绍,本届海博会“对接‘三通’”的主题得到了台湾方面的积极响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企业参展热情很高。他说:“当初台商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关于大陆与台湾的‘三通’,如今愿望成真了,今后两岸交流将全面提速。”
他介绍,今年动工建设的台湾纺织服装研发贸易大厦,将建成纺织服装技术研发合作平台,着力引入台湾纺织服装技术和人才,实现产业对接技术嫁接;台资企业园区总规划用地4300亩,将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引进高科技高效益项目,建成高新产业发展平台,目前已签订入园的台资企业24家,意向入园企业25家。
据了解,海博会组委会已于去年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向台湾纺拓会以及台湾针织、成衣、毛衣行业公会等发出邀请,由台湾针织产业联谊会会长陈铁汉带领的台湾业界考察团、由台湾成衣服饰协会理事长楼海鸣带领的代表团、由台湾纺拓会秘书长黄伟基亲率的台湾业界代表团和台湾毛衣编织工业公会代表团等四个考察团将赴会,而由台湾知名人士纪国栋带领的民间考察团等也将组织人员参加。
“此次赴会参展的台商大部分都是有备而来,与大陆业界寻求实质性合作。”李武林认为,两岸纺织服装业的交流对接向纵深发展是大势所趋。闽南形成了较完善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在成本和制造技术上有相当的优势,如果台湾与石狮及周边纺织服装企业进行互补性的合作,形成的竞争力是国外任何地区都无法达到的。
拓展空间巨大
目前,已落户泉州石狮市的台资企业有近500家,涉及服装、织造、染整、皮革、机械、五金工艺、塑料制品等行业。其中,80%的企业从事纺织服装业,涉及研发、织造、成衣、销营等环节。
如今已年近六旬的台商吴昕洧,仍在石狮继续拼搏。他在大陆投资领域涉及生物工程、海水处理等高科技项目,拥有涉及研发、制造到销营等环节的服装企业,目前在台湾有300多个服装营销点,他还是泉州台协石狮分会副会长。他说,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要有人做,台湾现在已经面临产业断层,需要有人来承接。
他说:“在台湾,老一辈的纺织服装业人士年事已高,而年轻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不感兴趣,台湾纺织服装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这就需要两岸产业的实质性对接。”
他建议,泉台两地的产业界要抛开企业层面各自为战的局面,共同建立行业的研发中心,在面料、辅料、成衣等方面共同开发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他介绍,如今国外服装产业已向户外系列发展,未来市场倾向于功能性户外动作系列。石狮以往开发的正装、办公服装已趋式微,取而代之的是休闲装的进一步崛起。
对于行业内共建研发中心,台湾生产力中心人士陈诗龙表示赞同。他说:“台湾有一个纺织研究中心,这个团队是直接服务于整个纺织产业的。目前,他们已经到东莞探访过一些纺织服装企业,了解企业的现状,为企业提供研发和管理上的建议。”
陈诗龙说,现在台湾的纺织服装业正在研发一些功能性高科技面料,甚至将保丽龙回收,制成保丽龙丝,用来制衣。泉州的纺织服装业可以邀请台湾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到企业进行考察, 了解企业的现状,给予一些内部经营管理上的建议和研发方面的建议,传授一些新的技术。
他认为,台湾的服务业占到了GDP的近八成,两岸实现“三通”后,台湾服务业将更有效地为泉州企业服务。台湾的一些前沿的营销理念、高科技的面料研发、时尚设计等服务将进一步对接泉州纺织服装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