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产业”何以拥有世界一流的核心竞争力?
生意社4月15日讯 拥有4万名员工的民营企业宁波申洲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申洲国际),始终专注纺织制衣主业,企业多年来不惜巨资投入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和管理升级,打造世界一流的核心竞争力。面对金融危机这个企业不仅毫发无伤,而且如鱼得水。
今年一季度,在国内纺织行业大批企业效率明显滑坡的态势下,申洲国际的销售、利润和税收均保持30%左右的增速,生产订单已经排至明年秋冬季。各个车间机声隆隆,满负荷运转,年初以来企业还新招收员工4000多名。
“中国纺织业的制造优势20年内还没人能赶上”
宁波申洲国际集团从1990年138人的服装小厂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每天生产200吨布、日产服装50万件、年销售额50多亿元,织布、印染、绣花、制衣纵向一体化的国内最大纺织制造企业。
董事长马建荣说,从事服装业二十年,就在2008年的头几个月,他和他的整个班子第一次产生了动摇和迷茫,甚至一度以为企业“要完蛋了”,在中国搞纺织业没有希望。
“过去企业一直是政府的’宝贝儿子’,但是2008年开始感觉到政府对我们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再欢迎。有人认为宁波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纺织业是落后产能、淘汰产业,人多、污染也多,最好不好在宁波搞了,我当时心情非常苦闷。”
人们对纺织业看法的变化,加上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取消、银根缩紧等因素影响,许多人劝马建荣把企业卖掉,去收购造船厂或者造五星级宾馆。“企业卖了,我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三四万人的员工怎么办?好不容易抢来的国际市场份额怎么办?”
专注主业的马建荣是一个“制衣狂人”,非常热爱自己从事的纺织服装行业,“我象女性一样喜欢逛街,喜欢买衣服。有一次在日本的一家女性内衣专柜站了两个小时,研究产品质地和做工,差一点被店员当作’变态狂’。”
为找出路,马建荣带队去了河南、四川等省实地考察劳动力情况,又去东南亚了解竞争对手的投资环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纺织业的制造优势二十年内还有没有一个国家能赶上。
他的依据是:中西部地区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出来,这些人必须依靠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的生产,带动家乡逐步实现工业化;而东南亚一些新兴的纺织产业转移目的地,虽然工人月工资只要40美元,能源廉价,棉纱价格甚至低于中国的棉花价格,但工人效率是中国人的一半,产业链不成套,无法生产中高档服装成衣。
考察回来之后,马建荣毫不犹豫的再次投入4亿多元资金扩大规模、加快技改,“如果中国的企业家主动放弃这种优势,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