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博会:加大两岸鞋产业对接 促进鞋业发展
生意社4月17日讯 从第八届开始,鞋博会首次设立台湾馆。吸引了25家台湾(台资)企业参展,为促进海峡两岸制鞋产业对接搭建平台拉开序幕。台湾制鞋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林昭杰接受了早报记者采访,他表示,随着两岸尤其是闽台鞋产业交融的不断深入,未来华鞋品质和品牌将称霸世界。
两岸鞋产业之间的交流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众多台商就把鞋产业的重心慢慢转到祖国大陆。随着晋江制鞋业的迅速发展,群聚效应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台湾鞋机厂、制鞋企业涌入晋江,介入到晋江鞋的产、供、销链条中,对两岸鞋界的对接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林昭杰表示,鞋博会为台湾鞋机企业在大陆拓展市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为两岸制鞋业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与信息交流机会。台湾的制鞋业有过辉煌的时期,但由于产业的转移,现在台湾保留的主要是鞋机方面。他说:“现在台湾鞋机产业,97%都在祖国大陆了。”
谈起来到泉州晋江的感受时,林昭杰很感慨海峡西岸制鞋产业的变化之快。他分析,鞋产业经过转移后,台湾保留着管理、技术与研发的优势,而海峡西岸在生产、人力成本等方面有优势,双方互补性非常强。后者另一明显的发展优势是品牌,这是祖国大陆强大的消费市场所支撑起来的,而前者虽然制鞋业发达,却少有自己的品牌。
林昭杰说:“晋江鞋企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而台湾鞋商具有完善的国际营销网络,如果能将双方的优势互补,双方就可联手做大国际市场。”林昭杰认为,危机之时更要练好内功,是很多企业家的共识。所有企业,不管大还是小,这时候都要问一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然后,紧紧抓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文章,就有办法抵御风险。
林昭杰说,目前国际大品牌没有自己的工厂,世界品牌的制造大部分是在中国内地,包括电脑、手机等,而台资工厂在品牌代工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因此,他认为只要把台资鞋企在制造领域的优势,跟泉州鞋企在品牌和通路的优势结合起来,完全可以打造世界名牌。
泉州市鞋业商会会长丁水波认为,有很多的事可以合作运营。鞋业产业转移,是从上世纪60年代从意大利到日本,再到中国台湾,再到中国的广东东莞和福建的,未来转到孟加拉、印度等地是规律使然。泉台合作从以前的投资到鞋机等方面的合作都有,接下来双方会更多地在人才和技术方面加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