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棉花播种育苗好时机破解河南棉业发展困局
生意社4月17日讯 眼下正是棉花播种育苗的好时机,但与往常年份不同,今年棉农购种热情却出奇冷淡,种子公司的棉种也是积压严重。如何会出现如此现象?记者近日采访了河南省棉花种植相关行业的多位专业人士——
经济效益低是各地种棉
遇冷的根本原因
“育苗、移栽、打岔、喷药、采摘、晾晒,一季到头不得闲,还差点把老本儿给赔进去,今年说啥也不种棉花了。”这是日前记者在农村走访时听到最多的声音。据了解,去年棉花收购价普遍较低,加上各种农资价格暴涨,棉农收益减少幅度高达30%~70%,亩均减收380~425元。
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办公大厅,记者采访了省纤检协会的马阔丰会长。从她口中,记者了解到农民“今年说啥也不种棉花”的苦衷。首先,国家对种植棉花的补贴每亩只有15元,而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亩均标准为60.41元,多数农民因此放弃种棉而选择补贴较高的粮食作物。其次,棉花属于长日照植物,对日照、水分等气候条件要求比较高:既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又要避免连续阴雨天导致棉花死棵、烂桃,前者还好人为创造,后者则只能“听天由命”。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棉花的栽培、管理、收获过程麻烦,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而当前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小孩和妇女很难把棉花种好。
产业化经营
破解种棉增收难题
针对当前河南省棉花种植业现状,马阔丰会长指出,产业化经营是破解难题之道。近几年,在省纤检协会的组织协调下,河南省南阳、驻马店、三门峡、周口等地区采用不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了相当一部分农民回归到棉花种植上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好。
在马会长的引荐下,记者连线采访了新野县立兴棉业公司总经理高展。据介绍,该公司推出“公司+农户”订单式棉花生产模式,由公司无偿提供给农户优质棉种,棉花采摘后公司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收购。高展说,去年企业无偿提供的中棉46亩产籽棉240公斤,高出普通棉花30公斤,棉农平均每亩增收350元。因为中棉46是中长绒棉,比农户一般种植的短绒棉纺出的纱质好,打成棉包后的收购价格比短绒棉每吨高出1500元左右。他说,去年,该公司发动农户规模化种植的棉田为6000多亩,今年,在这些农户的示范带动下,加上申报的国家标准化棉花种植示范区项目顺利通过,3年5万亩的订单种植正在顺利推广中。
无独有偶,在新蔡县兴棉棉业公司的带动下,新蔡县去年的棉花种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1.3万亩,亩产籽棉300公斤,比以往农民种的普通棉花产量翻了一番。据驻马店市纤检所所长陈久瑞介绍,新蔡县兴棉棉业有限公司采取的是“公司+基地+经纪人+农户”的模式。由公司在基地采用无土栽培方式培育出成活率高达95%的优质棉苗,并低价提供给农户,千家万户的管理和组织工作则交给了当地的“能人”——或是村支书、村主任,或是种植示范户。今年,在市纤检所的大力协助下,新蔡县也成为了国家二类标准化棉花种植示范区,示范种植面积有望达到3万亩。
农户手中棉花的最终流向是纺织企业,作为三门峡市一家年需棉包5000~6000吨的纺织企业的老板,赵军显然考虑得更长远。2008年,在灵宝市西闫乡,他采用“企业+村支书+农户”的形式组织当地农户种植中棉46近万亩,不仅部分解决了自己企业的原料采购问题,也促进了农民利用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获取高效益。
对于河南省目前的棉花产业化种植方式,马阔丰给予了肯定。她说,新疆棉花现在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品牌、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是和它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分不开的,河南省应该从中有所借鉴。只有企业、农户甚至政府共同参与、互助协作、连片种植、区域化布局,才便于统一指导、收购和加工,最终形成产业化、市场化趋势。
问题凸显
产业化之路需要规范引导
在产业化经营的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矛盾。马阔丰会长总结,个别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对棉花产业化推广不重视,仅凭行业协会这个民间社会团体和部分民营企业,很难协调多方关系。
有一些棉农法律意识淡薄,棉花采摘后不愿履行合同约定,或者留作家用,或者私藏起来待价而沽。因为棉农是分散的千家万户,一旦毁约,企业通常没有精力和能力去逐个协调解决,由此对棉农产生信任危机,直接影响下一步的产业化合作。
此外,棉农对科学种棉知识和技术的缺乏、棉花市场的不平稳——尽管企业的收购价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0.4元,但有时市场价太低,种棉仍会赔本,仍严重制约着棉花的产业化发展。
当前,河南省棉花产业化种植的规模仅限于几个由省纤检协会和棉花加工企业参与推广的带有试验性质的示范区,尚未在全省形成规模效应。要彻底解决全省棉花种植的困境,还需要结合各地实际条件,将产业化种植方式在全省推广开来。(记者丁先翠实习生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