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转向内销 中国鞋企内销渠道起烽烟
“店面数量如果达到1000家,厂商投入至少在数亿元左右。”戴群说,目前大城市服装直营形象店大多都处于亏损状态。无奈之下,它们大多选择从县级市场发力,或者选择层次较低的商场及较差的地理位置。但与此同时,中国品牌却要付出可能失去打响品牌可能的代价。 渠道整合提升启幕 但无论怎样,在出口市场严重萎缩的情况下,“出口转内销”却是一条必经之路。企业开始在深层次的商业渠道模式变革上寻求出路。 面临“内销”这根救命稻草的争夺,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向卖场发力。中国商报记者从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的现场了解到,一些外销服装企业已有进入卖场内销的趋势,试图开店中店。另外一方面,更多的厂家试图自建分销体系消化库存。 (环球鞋网) “今年,对中国鞋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品牌重塑年。”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说,金融危机下中国鞋业亟待品牌的重塑,而这其中渠道的变革首当其冲。日前,王振滔就表示,奥康斥资千万元在全国启动“奥康Office时尚达人”选拔活动,并同步进行渠道和设计、管理的全面整合提升,重塑时尚商务的奥康品牌,突围经济寒冬。
七匹狼集团则准备向经销商收取加盟费,同时下调产品批发价。其实,七匹狼集团董事长周永伟早前就指出,转变销售模式将是2009年集团的一次重大调整。而在2009年春夏订货会上,周永伟已感受到来自市场的压力。他预感将有新一轮洗牌发生,“目前我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今年要加大自营比重,整合营销资源。”
在服博会上,记者了解到,诸多品牌企业加强了直营(销售)点的建设,触角甚至要延伸到县一级城市。一品牌服饰企业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今年在一二三级城市要建三到五百家门店,投入接近六七千万元。” 更多服装企业准备借力渠道进行“弯道超车”。伟志集团总裁、上海艾鲁玛服饰公司总经理沈建山在带着他的品牌首次登陆CHIC(中国服装展示交易会)进行2009中国成衣品牌发布时表示,今年将尤其针对二三线城市渠道发力。“细分市场,差异化突围是我们的方向。” 2008年伟志成功引进外资,并制定了开拓高端市场的经营战略,早期引进的法国品牌Vaterland已成为伟志进军高端市场的“重型武器”。沈建山希望能够“借鸡生蛋”,突破中国民族服装品牌难以进入高端市场的现实障碍。 而更多的企业正处于建立分销体系招商的前期工作当中,开始艰难的内销之路。尾货服装城也成为外贸服装扎堆“变现”的又一渠道。让北京天兰品牌尾货服装城吴经理颇感意外的是,其在三五天之内就招揽到40余个有一定认知度的品牌入驻。吴表示,要消化这些库存,靠大商场的单一渠道肯定不够,品牌服装不得不“下嫁”到尾货市场。据了解,服装进大商场的销售额扣点一般高达27%至30%,而尾货服装城只扣15%的点。为了不造成渠道冲突,服装代理商就增加副品牌现身尾货市场。 为帮助外贸企业“掉头”开拓国内市场,国家政府部门也及时推出新举措。3月,海关总署宣布,将加工贸易保税货物内销征收缓税利息适用的利息率,由5.31%大幅下调至0.36%。这意味着,如果一家企业的应征税额为100万元,计息期限为1年,按新的规定,企业缴纳的缓税利息将从近5.4万元减少至4000元左右。 “有了资金的‘活水’,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更有底气了。”奥康瓯北制造中心总经理周盘山表示,去年9月23日,温州海关辖区内目前惟一一家自用型保税仓库正式挂牌成立。2008年,奥康瓯北制造中心共申请获批了49本加贸手册,保税金额达3200万美元。 (环球鞋网) 业内权威人士指出,在渠道变革的背景下,企业找对诉求、生产适合内销市场的产品非常重要,同时也不可忽视创新与差异化经营。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