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用信息之梭编织产业未来
生意社4月29日讯 “从整体分析,纺织行业信息化水平在我国制造业中处于中游地位。”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迪向《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国内纺织行业信息化现状时开门见山地说,“我国纺织行业信息化起步较早,应用面宽,有广泛的基础。”
据了解,信息技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等)、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纺织电子设备仪器自动监测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方面。
不过,我国纺织行业存在着地域、行业、企业的差异,且发展不平衡。对此,吴迪坦承:“这就决定了纺织行业信息化需求的多样性、推进的渐进性和实施过程的艰巨性。”
信息化理念待提高弱点在产业两端
加快信息化建设对促进我国纺织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毋庸置疑,广大纺织企业对这一点也看得很清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上海环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福根介绍说,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纺织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山东如意、绍兴新发纺织、广东溢达、宁波雅戈尔等。但我国纺织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他们的信息化建设停留在应用一些财务管理软件和设备的自动化监控软件上,只实现了部分领域的信息化。
AMT咨询公司服装行业总监葛星给出这样一组数据:单从国内服装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与销售收入比例来看,85%的企业低于1%,10%的企业达到了1%-2%,5%的企业达到2%以上。而国外服装企业的信息化投入至少要达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领先企业甚至达到5%-10%。“现在很多专业做纺织服装信息化的企业在考虑转行。”上海基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炜忧心地说,“因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理念较为落后,对信息化的理解不够,给予信息化的支持力度不像电子企业那么大。”黄炜认为,国内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理念还停留在“一件衣服的毛利率只有10%,如果上一套ERP(企业资源计划)产品,卖多少件衣服才能赚回来”这样一个水平上。
然而准备采用或已经采用了信息化系统的企业,也存在让人担忧的问题。吴迪指出,我国不少纺织企业没有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过程控制,或规划流于形式,单项项目多,综合应用系统少。开发的项目大部分是单项管理、CAD、自动控制等,不能实现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而不同厂商提供的系统或模块孤立地建设和实施,大多数处于“信息孤岛”状态,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比例大多低于1/3。先后开发的系统未采用统一标准和平台,未形成面向企业决策层的综合应用系统。这些都大大影响了项目的效果。
鄂尔多斯集团一位信息化负责人也认为:“信息技术推动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潜力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他举例说,CAD软件效率高、规范、不容易出错,但是如果CAD和生产过程不衔接,反而会造成低效率。他认为,如果企业管理的执行力和模式不能与信息技术真正匹配,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无法真正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