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对纺织业是重大利好
生意社4月29日讯 经过多日的期待,人民币结算试点终于从研究部署进入稳步推进阶段。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8日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共5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关系发展,规避汇率风险,改善贸易条件,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去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研究部署在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中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随后央行召集了相关司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人士的会议讨论配套措施,由央行牵头制定具体办法。目前,央行已经为人民币的跨境结算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准备工作,具体细则的发布指日可待。
专家分析,尽管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但已坚定不移地踏上了国际化之路。通常一国货币国际化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本币在一般国际贸易中被广泛用来计价结算;第二层面是本币在外汇市场上被广泛用作交易货币;第三层面是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之一,而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目前,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已相当大,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的需求日益增长,人民币已初步具备国际化的条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要开展人民币国际结算试点工作,此次人民币国际结算试点的推出,无疑将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记者了解到,近期央行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签署多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实际上也在第一层面上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初衷是为了应对短期流动性问题,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但货币互换中的创新机制,如支持互换资金用于贸易融资等,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贸易中的人民币计价与结算。
由于我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绝大部分是以美元结算,但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元大幅波动,给我国的进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影响,不少企业表示,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将使他们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截至目前,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达20%左右,而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少,纺织行业经营出现困难。在国际金融危机还未见底、美元表现仍不稳定的情况下,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纺织行业来说当是重大利好。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指出,这一政策的出台,对我国纺织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肯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去年我们在出口方面,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下半年对欧元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在汇市极为动荡的2008年,不少企业深受汇率动荡的困扰,而若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就不涉及汇率波动的问题了。孙淮滨说,因为现在汇率的变化确实令出口企业很难预计,企业接外单的收益,常常由于汇率的波动而损失掉了。现在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减少了环节和程序,对企业肯定是有益的事情。同样,人民币结算受益的不止纺织外贸行业,所有母公司在境内、在海外也有投资的中资企业都是受益者。今后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而不用再进行汇率换算,遭受汇率风险。
据了解,作为全球加工制造业基地,广东东莞诸多出口贸易企业对这一举措纷纷表示看好。金融危机以来在美元和欧元汇率剧烈波动中,中国企业和贸易伙伴国企业普遍希望使用币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从而规避使用美元和欧元结算的汇率风险。东莞贰发毛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熹认为,做生意是双方面的,如果汇率波动,难规避风险,用人民币结算,能按固定的汇率运作,这肯定是一件好事。还有的企业认为,以前用美元结算,因美元汇率剧烈波动不定,为了不让因汇率波动造成到手的美元缩水,企业不得不拖延交易时间,或期待汇率上升的交易时机。现在用币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结算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困扰了。广东省东莞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谭育新也表示,用美元结算一是手续比较繁琐,二是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这些成本对处于微利的企业是一笔很大的负担。人民币结算对于企业的最大好处是减少了汇率变化带来的定价成本,可以在贸易谈判中一次性锁定价格。
也有人关注人民币离储备货币还有多远。有专家分析说,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显性标志应该是成为储备货币,即国外机构和个人可以把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作为储备资产。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还任重而道远。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说,2007年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外汇储备构成中,仍然有超过60%是美元资产,30%是欧元资产,3%~4%是日元资产,要打破这种格局非一日之功。除了人民币自身的努力,还取决于其他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下降,而近日一项面向全球大型企业的调查显示:愿意接受美元为结算货币的人仍逾90%。德意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建议,要成为储备货币,需要母国具备较大规模的实体经济和国际贸易,这点中国已经符合条件,但人民币如果要成为储备货币,还需要一些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其他国家对中国政策稳定性的信心。